報導:緬甸欲發展核武

人氣 3

【大紀元6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怡安綜合編譯)總部設在挪威,在海外聲援緬甸民主的組織「緬甸民主之聲」(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以下簡稱DVB)製作了一部證明緬甸當局企圖發展核子武器的影片,當中提出許多來自緬甸軍方的機密照片與檔案。這部籌備多年的紀錄片4日起於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英語頻道播出。

半島電視台網頁報導,影片製作人表示,前軍方將領賽登溫(音譯 Sai Thein Win)自最高機密資料中偷渡出數以百計的檔案及核計畫證據。賽登溫在極為機密,負責核武營隊的軍事工廠中擔任副司令多年。他在影片中說:「他們(緬甸當局)想擁有飛彈還有核子彈頭。」

前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負責人凱利(Robert Kelley)檢視過檔案後說:「這似乎是一個核武計畫 ,因為沒有在核電或類似方面的明確用途。」

不過華盛頓的武器控制及不擴散中心( Centre for Arms Control and Non-Proliferation)執行長尹薩克斯(John Isaacs)表示仍有許多待釐清的疑點,不能妄下定論。

北韓協助緬甸發展軍備

累積了5年的資料顯示,北韓協助緬甸建築大規模地下設施,發展射程達3,000公里的飛彈。報導中還指出緬甸向北韓購買常規(非核)武器及飛彈的證據,但他們見不得人的心態使得外人很難瞭解事實。

伊薩克斯在影片中說,北韓與緬甸在許多方面有雷同之處,他們的國家貧窮,經濟發展薄弱,民眾糧食不足,然而執政者卻搜括資源製造核武。

美議員臨時取消訪問

影片播出的前一天,知悉情報的美國參議員韋伯(Jim Webb)在曼谷突然宣布延後已經安排的緬甸訪問。擔任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東亞小組主席的韋伯說:「現在訪問緬甸並非明智之舉,也可能造成潛在的反效果。」韋伯同時表示:「中國應出面,承擔更重要的角色,更公開的投入解決一連串的問題。」包括伊朗、緬甸、北韓及跨國議題。韋伯也呼籲總統奧巴馬採取法律行動,「立即指派特使,處理美國與緬甸關係上,所有範圍的議題。」

北韓3月甫以魚雷炸沈韓國艦艇,威脅東北亞的安全,然而北京當局對此未明確譴責北韓,使得國際社會普遍懷疑北京是否瞭解身為國際社會一分子所應負起的責任。

韋伯原本計畫3日與被軟禁的前民主運動領導人翁山蘇姬及軍政府鮮少露面的資深官員會晤。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華郵》:中共與北韓的友誼令人擔憂
美國延長對緬甸的制裁
翁山蘇姬政黨被解散 奧巴馬繼續制裁緬甸
天安艦處理策略 李明博下週演講可望定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