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剖腹率高 醫界出面「糾正」監院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灣台北報導)國人剖腹產率世界前茅?監察院 9 日提案糾正衛生署長期縱放。一舉連日來遭各界批評不斷,12 日,台灣婦科醫學會在立委黃淑英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監察院的報告不實,扭曲婦產科的生態。

台灣剖腹產率真如監察院調查報告高居全球第二?台大、台北榮總、台北馬偕、台北長庚、新光等多家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表示不實,事實上剖腹產率升高是全球趨勢,據 WHO 統計,中國大陸為全世界之冠近60%,拉丁美洲幾乎全在 50%。亞洲地區平均 27%,而台灣與英美接近在 33-34%,八年没有明顯上升。

民國 94 年健保局調高自然生產給付額,與剖腹產相同,監委程仁宏表示,調高不僅沒降低剖腹產率及孕婦死亡率,甚至使健保四年來浪費上百億,認為衛生署失責。

據衛生署的統計,台灣母體近年來死亡率約十萬分之6.9,比美國十萬分之7.1低,也遠遠低於亞洲大部分國家。學會表示,監委的言論不只誤導社會,甚至影響健保給付,嚴重打擊婦產科醫師多年的努力。

醫學會表示,以醫學中心生產給付 33,082 元,包括嬰兒住院期的照顧,生產全程住院給付均一價美金1,000,比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算是最低的。這樣壓縮生產給付結果,只會使生產品質降低,風險增加。

而對於目前國內婦產科醫生平均年齡 55 歲,較一般醫生高 10 歲,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憂心,年輕婦產科醫生平均每年不到 50 人,10 年後,孕婦很難找到醫生接生。

台灣醫療生態與其他國家不一樣,小小的糾紛就會引起社會輿論,台大婦科醫生徐明洸說,生產過程稍遲延,家屬就要求剖腹。蔡鴻德也呼籲,應建立生育風險補償基金制度,醫療無過失補償措施,對於個案因生產過程的產科併發症,提供國家補償制度。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