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動動手動動腳 運動防護不可少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運動有益健康,多爬一階樓梯,可以多活四秒鐘,但有人會擔心退化性關節炎。究竟該運動?還是不要運動?

根據醫療文獻紀錄:缺乏運動的結果,會造成體重過重、骨質疏鬆、心肺功能下降等危害健康的現象,因此如何適量、適度的運動,是現代人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課題。

苗栗縣衛生局長羅財樟指出,運動傷害可預防,對於較嚴重的急性運動傷害,以送醫處理較佳,如果是輕微的急性運動傷害處理則需遵守PRICE的原則來進行。

羅財樟表示,PRICE五原則是保護(P,protect):預先防範運動傷害的發生。休息(R,rest):表示急性受傷後應完全的休息。 冰敷(I,ice):對患部施以冰療,以避免腫脹、減少疼痛、放鬆肌肉、消炎。 壓迫(C,compress):對患部施以壓迫,避免患部的腫脹。 抬高(E,elvation):將患部抬到比心臟的高度還高,避免因重 力形成的腫脹。

羅財樟提到,在急性運動傷害發生後的24到48小時內,皆應進行PRICE 的處置,持續的時間長短須視傷害的情況而定,通常冰敷在患部不再腫脹或再惡化時即可停止,通常冰敷以一小時之內處理較佳,每次冰敷的時間則為10-15 分鐘,休息5-10分鐘後,再進行冰敷,如此重覆冰敷 3-5次。此外,進行急性運動傷害的處理時,應特別注意肌肉最好在伸展的狀態下進行,運動前若能做好防護措施,民眾運動才能健康又安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