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瀕滅絕 香港魚翅文化開始改變

人氣 59

【大紀元7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唐依旋/蕭財英綜合編譯)魚翅羹在傳統的中式婚禮或商業聚會中是常見的一道菜餚。亞洲人對魚翅趨之若鶩,除了貪戀其美味,更將其視為一種富貴與社會階級的象徵。但也正因人們的貪戀,每年致使2600萬至7300萬隻鯊魚遭到虐殺,只為了短暫的口腹之慾,鯊魚已瀕臨絕種的危險處境。

濫殺已造成鯊魚數量銳減90%

據《紐約時報》報導,鯊魚被大量捕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人食用魚翅已從少數富有階層蔓延至一般階層。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成為魚翅的消費者,致使需求量大幅增加。

國際鯊魚研究人員估計,隨著來自中國不斷攀升的需求,每年大約有1億條鯊魚被殺害,其中約有7300萬條是被利用做為利潤豐厚的鯊魚鰭貿易,以至於近20年來,鯊魚數量已經下降了高達百分之九十。

美國交通通訊部負責監測野生動物貿易的主任托馬斯(Richard Thomas)指出,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繼續過度捕撈鯊魚的話,幾種特定的鯊魚種類恐將於數年內瀕臨滅絕。

美味背後的血腥故事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助理教授鍾姍姍於年初到菲律賓渡假時,在淺灘上發現一條背鰭與側鰭全失的小鯨鯊,眾人心知「四肢」全失的小鯨鯊已無法再平衡身體,出海覓食,因此合力把牠推上岸。他們在小鯨鯊的身上發現多處傷痕,尾部有繩索痕跡及刀傷,顯而易見獵鯊兇手以繩索將牠尾部吊起後,活生生把背鰭及側鰭割下。

小鯨鯊最終死去,鍾姍姍親眼目睹小鯨鯊「四肢」全失,「斷手斷腳」的在海中垂死掙扎,對自己的無計可施感到悲痛萬分。

這段小鯨鯊遭到殘忍虐殺的影片被登上YouTube網站後,引發人們的撻伐與震驚。香港世界自然基金會成員科尼詩(Andy Cornish)指出,人們在過去幾年來已日漸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但從現今起才開始付之行動,這件事終於讓人們對補捉鯊魚的殘酷覺醒。

深植華人心中的魚翅迷思

華人長久以來一直對魚翅存有迷思,除了認為是地位的象徵,也迷信其存在著極高的營養價值。魚翅的價值被恣意的渲染,使之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聖品」。事實上專家指出:魚翅的主要成份是膠原蛋白,其營養價值與魚凍或肉凍相當,對人體並無特殊助益,嚴格而論其營養成份甚至還比不上雞蛋、牛奶等普通食品。
 


中國人食用魚翅已從少數富有階層蔓延至一般階層,需求量的增加是鯊魚瀕危的一大因素。 ( DALE de la REY/AFP/Getty Images)

中日聯手反對保護公約 環保人士大失所望

每三年召開一次的《華盛頓公約》於今年三月在卡塔多哈召開,原本環保人士希望能藉由這次的會議,禁止鯊魚交易並立法遏止這種濫補行為,但卻在中國和日本政府的強力阻撓下遭到否決。

華府生物保護組織Oceana成員葛瑞芬痛心的表示:「政治再度戰勝了科學,《華盛頓公約》並沒有盡到保護瀕危物種的責任。」外界更質疑《華盛頓公約》保護瀕絕動物的能力跟作用何在。

杜絕濫殺仍是一場艱苦的奮鬥

香港是魚翅買賣最多的地方,處理全球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八十出口市場到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台灣。而香港本身也是魚翅的消費大宗。

隨著鯊魚被大量殘忍捕殺的消息被揭露,已逐漸引起華人的重視,也引發了香港市民和一些活動團體在網上開始熱烈辯論。

然而,雖香港繁華上環附近的多家廠商表示,鯊魚鰭的銷售市場已逐漸減少。但根據麥肯錫(McKinsey)的調查顯示,去年有一半的中國消費者表示,想瞭解購買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但大部份人只說而不付諸行動。一項婚禮行業調查顯示,去年大約只有百分之五的準夫婦沒有在他們的婚禮宴客菜單中選擇魚翅羹。

鯊魚保護程序執行董事斯科列斯基(Michael Skoletsky)指出,許多中國人根本不知道捕撈鯊魚鰭是一種浪費,殘酷和不可繼續發展的行為。

即便魚翅的消費習慣已逐漸轉變,但距離完全改變嗜食魚翅的目標,還有一段很長遠的路要走。


要完全讓魚翅從餐館的菜單上消失,需要大家共同建立起正確的觀念。尊重生命,愛護環境也須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ROSLAN RAHMAN/AFP/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道協會讚夏威夷開先例 全面禁止販售魚翅
夏威夷州通過禁賣魚翅保護鯊魚法
環團促港府帶頭停食魚翅
鯊魚超嗅覺 1/4英哩外一滴血難逃法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