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國勞工逐漸抬頭

人氣 19

【大紀元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近三十年來,中國的廉價勞工辛勤工作,為中國打造出經濟奇蹟,但所獲報酬卻僅為美國或德國勞工的一小部分。近來由於中國的經濟觸底反彈,其工資也就跟著水漲船高,結果造成沿海地區眾多工廠的老闆缺員工、員工缺耐性,一連串的罷工正困擾著這一座世界工廠。

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報導,2008年中國制訂新的勞動法與相關供需的法規,強化了勞工的權益,致使勞工日益難求與難留。目前中國的新興工業區有1億3千萬流動的民工,去年的平均月薪為1,348元人民幣,折合成美金只有197美元,大約只比美國平均工資的十二分之一多一點。

中國農村仍有7千萬左右的潛在民工,隨著現在遷往內陸的工廠越來越多,農村人口希望在離家較近的工廠工作。然而即便是中國,強壯勞工和靈敏技術的供應並非毫無限量。從明年開始,15至29歲年齡段的人口將急劇下降。再者,儘管他們的薪資增加,但是眼界也隨之抬高,套句中國人講的,他們越來越不願意「吃苦」了。

中國勞工功在全球經濟

事實上,中國工人絕不像漫畫書所描述的那樣溫順。最近出現的各種罷工事件不論在頻率、持續性,或是所針對的外國跨國公司,都令人覺得頗不尋常。以頻率而言,廣東省在48天內就發生至少36起罷工事件。

共產黨很快粉碎在過去發生的許多勞工事件,但對最近這次的反應就顯得輕鬆。政府控制的工會的暴徒攻擊部分本田罷工員工,但暴徒們很快就被召回。國營的媒體廣泛而簡要的報導這些罷工事件,而帶頭罷工的人迄今竟未受官方的騷擾。

這可能說明了三件事情。首先,中共不願意對工人施壓,特別是對大品牌企業的工人,以免引起西方媒體的報導。

其次,中國對待外國投資者已不再像以往那麼誠惶誠恐;如果勞工不滿,中共寧可這些不滿是針對外國企業,而不是針對本土企業。金融危機之後,中共當局正確的認識到:外國投資者之需要中國,甚於中國需要他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政府可能認為工人的不滿與政府提出「平衡經濟」的目標有關。現在中國的經濟過於依賴投資而忽略消費,這主要是因為全國這塊大餅中工人只獲得很小的一塊:2007年為53%,低於1990年的61%(相比之下,美國約為三分之二)。因此犧牲利潤讓讓工資上漲,工人才能享用自己更多的勞動果實。

中國工資的上漲對西方也有好處,此言乍聽起來可能有點怪異。富裕國家對中國廉價勞動力的依賴甚深,根據一項估算,與中國進行貿易,讓美國每一家庭年平均收入多了1,000美元,這得感謝美國商店裏廉價的商品、企業廉價的投資和市場上激烈的競爭。

就如同中國廉價勞工讓全球勞動力擴充了四分之一,且抑制了西方國家的物價一樣,中國工資的上漲,可能會導致中國向外輸出通貨膨脹。而且,從全球經濟角度來看,勞動力像土地與石油,都是一種資源;就如同沙烏地阿拉伯油井的枯竭無益於全球的經濟,中國勞動力的萎縮何獨不然。

全球明日的消費者

但是金融危機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現在通貨緊縮的威脅大於通脹。單是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就有4,700萬工人失業,拖全球經濟後腿的不再是勞動力;全世界缺的是肯花錢的消費者,而不缺肯做事的工人。

中國工資水平的上漲與美國要求貨幣升值有類似的效果,可以降低中國的貿易盈餘,刺激其消費支出,有助於外國公司和所裁撤的員工。如果中國消費上升20%,很可能會導致中國自美國的進口增加250億美元,進而創造美國20多萬個工作機會。

最後,這些新增的支出將有助於世界經濟充分就業。外國公司和消費者可能會懷念中國廉價勞動力所帶來的高利潤和低價格。但是,他們將來仍可在中國內陸或印度等地找到廉價的勞力。不過無論如何,中國的工資只涉及問題的一半,另一半的問題則是中國的勞動生産率。1995年之後,十年內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兩倍,但工人的人均産出卻上升了四倍。

中國如果想重續其輝煌成果,在原始勞動力稀少的情況下,必須增加熟練技術工人的供給。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勞動力,讓員工願意長時間為公司效力,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共當局需要放開戶籍管理制度,讓民工可在城市名正言順地安家立業,同時又不至於失去老家的田地。

如此一來,政府得到的好處是,當勞動力充足時,這些流動人口不會對市政府提出太多要求,而情勢不好時,這些勞工還可以回老家務農。但是,在勞動力緊缺的今天,要想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的流動戶口問題就必須解決、扎下根來。

正如英國劍橋大學已故經濟學家羅賓遜(Joan Robinson)所言:「被資本家所剝削的痛苦,較之根本無人願意剝削你,其痛苦實在不算甚麼。」她這句妙語是1962年有感於東南亞的不充分就業而發的。此後,資本家一直忙於「剝削」東南亞與其北方大國的勞工,從中牟取厚利。總之,現在應該是資本家向這些勞工投資的時候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山西千名工人持續抗議   南沙罷工工人獲加薪
大旱大水 水危機影響中國經濟
【新紀元】謝田:中國房地產成了社會的毒品
廣東韶關數百豬肉零售商罷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