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際標準軌寬是143.5公分?

經濟史好好玩:國際標準軌寬是幾公分?(上)

賴建誠

人氣 93
標籤:

我讀初高中時,住家離台糖小火車鐵道很近,每天看到同學從各鄉鎮搭火車通學,40年後仍歷歷在目。我對台糖鐵路還有一項深刻的記憶。

這種火車的主要功能,是把台糖在各地區契約耕作的甘蔗,採集後運到糖廠加工成各種正產品(各式各樣的糖)和副產品(例如健素糖、蔗板)。

這種白色製糖用的甘蔗,和街上或市場看到的黑色甘蔗(口嚼或榨汁)不同:黑蔗的甜度低、皮薄、肉脆,白蔗相反。

一九六○年代國際糖價高,那時台灣經濟尚未成長,鐵路沿途有不少人偷白蔗。我在小學高年級時,跟同學去看青少年的英勇作為。

蔗農把15-20根甘蔗,用蔗葉綁成一大綑,放在運貨物的平台式車廂上。如果最下層是南北方向置放,上一層就東西方向置放,再上一層又換成南北向,讓甘蔗之間的摩擦力互相牽制,只要火車速度不太快,就不會在運送途中掉落。

蔗農綁甘蔗時,因為甘蔗的長短不一,有幾根會較突出。較有力氣的青少年,不難從慢速行駛的火車抽下甘蔗。

一次沒抽出來也沒關係,他們約間隔15至20公尺站列,前面沒抽下的,下一位繼續,經過3至5人一定抽下來。第2種方法更狠:有些空軍眷村子弟,家裡有降落傘用的尼龍繩(這是買不到的高檔貨),他們在繩頭綁上鐵鉤,拋向最上層的甘蔗,整綑拖下來,或吃或送或賣。

台糖受不了這種損失,就在車廂之間不規則地穿插空車,上面坐人,手裡拿著催淚槍,朝這些偷甘蔗的青少年發射。我沒有上場的資格,但和其他人被催淚槍射過,還記得淚涕縱橫的滋味。

我那時知道台糖火車的車廂比台鐵的小,鐵軌也較窄。聽人說台糖火車叫做「五分車」,不明白是什麼意思。1970年到台北讀大學,那時以坐平快車為主,知道台灣的縱貫鐵路是日據時期修造的,聽人家說這叫做「七分車」,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後來看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看到洋人的火車竟然有包廂,廂外有通道,覺得洋火車比台灣的火車寬敞。1979年到巴黎第一次坐有包廂的火車,感覺台灣的火車還真窄。1992-3年在美國,更確定台灣的軌寬有點奇怪。

很慚愧,我一直沒去弄清楚五分車、七分車、歐洲車、美國鐵軌的寬度有什麼差別,為什麼會採用這麼不同的規格。這件事拖到2001年初,我讀到Douglas Puffert(2000)的論文後,才把整個事情弄清楚。

1995年夏我在慕尼黑大學三個月,在經濟史研討會上認識Puffert,是個溫文儒雅的年輕學者,他在史丹佛大學的博士論文(1991),就是以北美鐵軌的寬度為主題,在主要的經濟史期刊上發表好幾篇論文。

我從「維基百科」(Wikipedia)查「軌距」,得到許多具體的數字,摘述如下。維基百科說,1937年制定的國際標準軌(143.5公分=4英呎8吋半)是英國提出的,這個說法不夠正確,稍後詳說。

現在歐洲大部份國家都使用標準軌,例外的國家有:愛爾蘭與北愛爾蘭(160公分)、西班牙(167.4公分,正在改為標準軌)、葡萄牙(166.5公分)。阿根廷與智利的軌距是167.6公分;俄羅斯及鄰近國家,以及蒙古、芬蘭都是152公分。

日本的軌距是106.7公分(3呎6吋),日據時期修築的台灣軌寬也是106.7公分,這是國際標準軌(143.5公分)的74%,稱為「七分車」。

台灣的糖業鐵路和阿里山的森林鐵路,是76.2公分的窄軌,是143.5公分的53%,簡稱「五分車」。日本在一九六○年代修建新幹線(高速鐵路)時,採用143.5公分的國際寬軌,提高行駛的穩定性。

台灣高鐵、台北和高雄的捷運,都採用143.5公分的標準軌。清朝末年中國的鐵道,由英國和比利時承建,採用143.5公分標準軌。

我在想:現在以電力帶動的火車頭,牽引力比20世紀初期的蒸汽機火車頭大許多,為何不把軌寬擴大為200公分,不是更寬敞又可載更多貨物嗎?

維基百科說:以現代的角度來看,(1)寬軌不一定可以載得更重更多;(2)寬軌車不一定較快;(3)建造標準軌與建造窄軌的成本相差不大;(4)窄軌也可以達到和標準軌一樣的負載量。

我覺得奇怪,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有興趣的讀者,請在維基百科查「軌距」,內有豐富的資料,文末的「外部連結」(科普鐵路館),提供豐富的相關訊息。

其實1937年制定的國際標準143.5公分軌寬,是沿用美國1835年就存在的規格。Puffert(2000)的論文重點,是要分析為什麼143.5公分的軌寬,會在諸多規格的激烈競爭下脫穎而出。這篇文章的主題,可說是美國軌寬的發展與競爭史。

1835-90年間,北美(美國與加拿大)至少有9種軌道:3英呎(91.4公分)、3英呎6吋(106.7公分)、4英呎8吋半(143.5公分)、4英呎9吋(144.8公分)、4英呎10吋(147.3公分)、5英呎(152.4公分)、5英呎4英吋(162.6公分)、5英呎6吋(167.6公分)、6英呎(182.9公分)。

為什麼會這麼複雜?因為:(1)各地區修築鐵路時,鐵路工程師的技術來源與傳承不一,有些採英國體系,有些則否。(2)故意不相容,阻擋其他地區的農工業產品進入。(3)各地區的地形地勢不一,對軌道的需求自然不同。

為什麼後來會統一使用145.3公分,1937年之後成為國際標準軌寬呢?這就是本文的要點:說不出合乎邏輯的道理,這是政治與經濟交互角力後,一步步發展的結局,這正是典型的path dependence問題(依發展途徑而異、受到隨機性的因素干擾)。

市場機能、競爭、效率、最適化這類的觀念,在這個議題上無法發揮功能,因而稱為「市場失靈」。

美國最早的鐵道,是承襲英國的4英呎8英吋(142.2公分)規格,這是18世紀末,在英國礦區發展的原初型鐵路,在Newcastle地區最通行。有位叫George Stephenson(史蒂文生)的工程師,在Stockton和Darlington之間建造一條運煤鐵道。

1826-30年間,他被任命在利物浦和曼徹斯特(Liverpool and Manchester, L&M)之間建造鐵路,特點是用蒸汽機來推動火車頭。這是第一條靠蒸汽機推動的鐵路,也是第一條完全依靠載運乘客與貨運的鐵路,更是第一條與礦冶完全無關的鐵路,在鐵道史上有顯著的開創地位。

不知為什麼原因,Stephenson把鐵軌加寬了半英吋(1.3公分),成為4呎8吋半(143.5公分),這就是日後國際標準軌的規格。1826年,Stephenson在競爭L&M鐵路時,他的對手刻意提出5呎6吋(167.6公分)的寬軌(加大24.1公分),但沒被採用。

George Stephenson的兒子Robert,後來在國會的委員會上說:143.5公分軌寬也不是他父親訂的,而是從家鄉地區的系統「承襲」(adopted)來的。Samuel Smiles是Stephenson的朋友與早期傳記的作者,他說143.5公分的軌寬,「沒有任何科學理論上的依據,純粹是因為已經有人在用了。」(Puffert 2000:939注11)。

美國早期的鐵路建造者,參觀L&M與其他地區的鐵道,認為L&M的規格較適合,就把整套工程技術搬回美國。

另有一批工程師,1829年參觀英國鐵路,回國後在巴爾的摩(Baltimore)與俄亥俄(Ohio)之間築了另一條鐵路(B&O),把原本的4呎6吋軌寬改為4呎8吋半,目的是要和L&M系統的火車「接軌」。

但有幾批工程師卻另有盤算,有些採用3呎5吋,有些認為5呎較易使用(整數較簡潔),有些人用4呎9吋(何必用8吋「半」 這麼奇怪的規格呢?),有人堅持4呎10吋也不錯。簡言之,在最複雜的時候,美國鐵路有過9種軌寬並存。

現在回過頭來,看鐵道的發源國(英國)。他們在建築Great Western Railways(GWR)時,把軌寬擴大為7呎(沒錯!213.4公分),幾條較短的路線,用5呎或5呎6吋。有些美國工程師,看到鐵路老大改為寬軌,為了迎頭超越,就把紐約與愛力(Erie)之間的鐵路,建為6呎寬(182.9公分),希望能達到三個目的:最高速、最舒適、最低成本。

但事與願違,有些人認為5呎6吋就夠了。幾經實驗,19世紀中葉的美國鐵道工程師,在考慮火車頭的拉牽力之後,覺得還是以5呎至5呎6吋之間較合適。加拿大的鐵路學者也有同感,而這正是英國當時採用的軌寬。

1860年之後,又有人感覺寬軌太耗動能,對蒸汽機的負擔過重,認為還是老規格(4呎8吋半)較合適。在地勢變化較大的地區,其實3呎6吋更合用,因為較容易轉彎。

在多山的地區,若用3呎寬的鐵軌,就不必挖太寬的隧道,可以省下不少成本:3呎的鐵路成本,比4呎8吋半的建造費用便宜三分之一(枕木、石塊、人工、管理都較省)。

建造鐵路時,美國政府只負責土地與公共事務,對具體的投資、興建、技術規範都不插手。如果你是第一位在某個區域的鐵道投資者,只要考慮自己喜歡哪種軌寬;第二位投資者,或許也可以自由選擇軌寬;但第三位投資者,就必須考慮接軌問題,沒有多大選擇空間。

在這種機制下,美國的鐵道系統就出現一項特質:地區性的軌寬整合度很高,但全國性的相似度很低。

簡言之,美國的軌寬是由民間工程師決定,而這又受到他們之前的經驗影響:或是向英國某個地區學來的,或是依所購買的火車頭帶動力,來決定軌寬。@(待續)

摘編自 《經濟史的趣味》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仁義與富貴:善於儲蓄,善於消費
分析師警告德國經濟已到高峰
對外援助60週年 外界稱中共「新殖民主義」
【新紀元】謝田:中國經濟的數據需要保密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