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史好好玩:謠言.盲從.擠兌

賴建誠

人氣 27
標籤:

地球上運動速度最快的是光,在電子郵件還沒發明之前,第二名是謠言:台北還沒確定的消息,在北美華人圈內早已人盡皆知了。

謠言蔓延的管道,在沒有發明電話和電視之前,主要是靠耳語。謠言的嚴重後果就是盲從:在資訊不完整或不對稱的情況下,在擔心後果嚴重,又沒有足夠的資訊供判斷時,只好跟著別人做同樣的反應。

謠言無日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人能逃得過,就算不相信也會七上八下。曾參的母親聽三個人說她兒子殺了人,雖然認為不可能,但終究還是相信而逃跑了。

我小學四年級時,同學盛傳某天晚上是世界末日,我沒有能力判斷真假,但看大人照舊過日子,從此就不太受謠言的困擾;但是到了55歲,還是避不掉耳語的誘惑。

經濟生活裡的謠言耳語非常多:每天都有人在報明牌,說哪支股票怎樣怎樣,說哪家企業傳聞跳票,電視上的股票分析師,更是強力的轉播站。這些每天都上演的事,反而很難用精確的數字來掌握。

2000年12月號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刊登一篇論文,以愛爾蘭裔的銀行擠兌為例,顯示在特定族群內,特別容易產生謠言、耳語、跟風(一窩蜂)、狂熱、恐慌。

其實盲從跟隨的情形,在農民選擇作物、大學生選課、搶購物資這類的行為上,都是常見的事,只是不易有確切的量化證據。

構成謠言耳語的前提,是有一批人構成一個「訊息網路」(information network participants),而這批人所組成的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又和地緣(例如洛杉磯的華人社群)有密切關係。

這些人對危機與恐慌的反應,會出現幾種代表性的模式,各自吸引不同反應的人,形成跟風行為(herd behavior)。歷史上最有名的經濟盲從,是17世紀在荷蘭發生的鬱金香狂熱。

其實盲從與跟風,古今中外無時沒有、無地不存在,只是規模大小型態不一,基本性質是相通的。

這篇故事的主軸,是紐約市曼哈頓的Chambers街上,有一家銀行叫做The Emigrant Industrial Savings Bank(EISB),1854、1857年發生過兩次恐慌性的擠兌。

這家銀行的主要客戶,是愛爾蘭裔的移民,其中有不少最近幾年才抵達美國。銀行有可能倒閉的謠言傳開後,在不同族裔、不同職業、性別、移民年資長短、收入高低的顧客當中,引起不同程度的恐慌。

本文的兩位作者,運用存在紐約市立公共圖書館內的EISB銀行微縮膠片(microfilm),把與客戶相關的各項資料鍵入電腦。

他們得到一項預料中的答案:謠言的傳佈、盲從的反應、擠兌的客戶群,和地緣(愛爾蘭裔)有高度密切相關。

這些有共同反應模式的人,大都來自愛爾蘭的同一地區,到美國之後上同一個教堂,把錢存在同一家銀行。我有點困惑:這是「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危險做法,為什麼他們會採取這種「要死一起全部死」的行為?以下呈現事件的經過,與經濟分析的結果。

EISB是1850年9月由一群愛爾蘭人創辦的銀行,一八五○年代末期的客戶中,90%是愛爾蘭人,大都是1847年大飢荒之後移民來美國。

這些客戶,大都是年輕男性先到美國,接著是兄弟姐妹與父母全家報到。大飢荒之後的移民,基本上是小市民小存戶,以勞工階級為主,客戶的基本資料如下表。我們可以看到:驚慌客戶居住在美國的時間較短,開戶的時間也較短,存款餘額也較少。

1854年那次擠兌的起因,是12月12日時,有一家銀行叫做Knickerbrocker Savings Bank,因為經營不善,無法提出每周的營業報告書。

雖然其他銀行的基本面還算健全,但在快速謠言耳語的感染下,EISB銀行在兩星期內,大約有兩百位客戶湧到銀行,把存款提走關閉帳戶。

1857年那次的擠兌,主因是Ohio Life and Trust Company,在8月24日傳出倒閉的消息;以及9月17日有一艘航向紐約的郵輪沉沒,船上載有未買保險的黃金,價值兩百萬元。

這兩件事在英美金融界引起恐慌,擔心銀行業與證券業會大受影響。EISB被這個颱風尾掃到,9月28日至10月13日之間,有五百多人提領存款,關閉帳戶。

1854年時EIBS共有598位客戶,恐慌時有235位關閉帳戶(39.30%)。但風頭一過,又有許多人回頭開戶,真正關閉帳戶的只有6%。1857年那次,客戶總數有1,035,驚慌期間有505位關閉帳戶(48.79%),風頭過後又回來許多人,真正離開的只有8.7%。

如果把非愛爾蘭人剔除,則在1854年恐慌時,愛爾蘭人的總客戶數是439,其中有193位是驚慌戶(43.96%);1857年時,愛爾蘭人的總客戶數是766,驚慌戶399(52.09%)。

把這些客戶的資料輸入電腦,然後做統計迴歸分析,得到幾項確定的結果。

(1)存款餘額愈少的人愈驚慌;(2)開戶期愈短的人愈緊張;(3)在美國居住時間愈短的菜鳥愈慌張;(4)女性比男性有明顯擠兌的傾向;(5)勞工階級比專業人士沒有安全感;(6)最重要的訊息是,來自愛爾蘭Ulster地區的移民最鎮定,最沒有擠兌現象:一方面係數值很高,二方面顯著程度超過99%,充份顯示驚慌/盲從/鎮定與地緣的密切相關性。

上述的迴歸分析,只能看出整體性的趨勢。兩位作者進一步繪出愛爾蘭地圖,對比驚慌戶與原籍地之間,是否有明顯的地理相關:驚慌度愈高的地區,用愈深的顏色顯示。答案和迴歸分析相同:驚慌戶的分布,有明確的地理聚集性。

為什麼愛爾蘭裔的客戶,驚慌比例那麼高?因為愛爾蘭是個經濟困難的國家,1815年時,全國850萬人口中,只有9萬人在銀行有戶頭;到了美國之後,單是在1850年,就有7萬人在銀行開戶。

這些新移民沒有銀行經驗,把錢存在銀行本來就不放心,一聽到同鄉說銀行發生狀況,就群湧擠兌,提錢走人。

這些新移民剛到美國時聚居曼哈頓,愈是貧困、愈是菜鳥就愈沒有判斷力,風吹草動就驚慌失措。回想我們自己,難道就沒有類似的情形?

一窩蜂不理性的狂熱行為,在台灣的六合彩、股市狂熱、地下期貨,不也都是謠言、耳語、盲從、跟風的產物?西歐經濟史上的南海公司泡沫事件、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事件、紐約愛爾蘭人的擠兌事件,都是市場感染(market contagion)的行為。 @(待續)

摘編自 《經濟史的趣味》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笑長愛說笑】工廠倒了
亞銀:亞洲面臨水資源危機
培養月光族老婆巧當家逐漸樹立起理財大概念
仁義與富貴:善於儲蓄,善於消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