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決賽選手:音樂可感化人心

參加新唐人第四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的台灣選手張曜群(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黎新紐約報導)第四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在曼哈頓格羅德‧林奇劇院(Gerald W. Lynch Theater At John Jay College)於8月21日進入複賽階段。成績發榜後,對於自己能入圍決賽,台灣選手張曜群表示,很開心也很意外。他覺得其他選手都很優秀,「能進入決賽對我而言是一種肯定。」他很興奮地說。

張曜群目前在台灣藝術大學修讀碩士,主修聲樂,他曾於2004年在紐約林肯中心登台演出,唱台灣歌曲、台灣民謠、閩南歌曲、國外文藝復興的古典作品等。

張曜群覺得新唐人的聲樂大賽讓他大開眼界。「可以看到來自台灣、大陸、美國、日本、阿根廷和德國的優秀選手。可以跟這麼多高手一起切磋,我覺得很開心,很難得。」他說。

張曜群從小就喜歡唱歌。他強調:「無論是唱甚麼,我理解的好的歌唱,就是聲音好聽,表達清晰,能感動人心。」

他覺得以美聲唱中文比其他唱法都「要難一點」。再加上他認為美聲本就不易學。「用美聲唱歌很難,不借由樂器,就用自己身體的機制把一首歌非常清楚地傳達出去,並可感動人。這非常困難,需要很多的訓練。」他說。

對於用美聲唱法來唱中文歌曲,他認為難就難在要發音清楚,讓觀眾不用看字幕,就能聽明白。

「…我們台灣人講話時習慣咬字不清,可是唱歌的時候肯定要清楚才行。我就是對著鏡子看嘴巴,或者錄下來聽,或者請別人幫忙來聽。」他說。

在談到音樂的意義時,張曜群說音樂可感化人心。他認為,光用言語去講肯定會有很大不足,音樂可以深深地觸動人心,聽了音樂就有感動,加上歌詞就有雙倍的效果。

什麼吸引他選擇歌唱為專業呢?張曜群答道:「我覺得音樂本身就很美,將美的音樂吸收下來,然後表達給大家,讓大家都知道、都感動,這是件很美的事。」

高精度圖片
張曜群在複賽中演唱《懷戀曲》(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張曜群在複賽中選唱《懷戀曲》,他認為自己的歌路較適合演繹抒情歌曲。決賽中他準備選唱《站在遙遠的地方》和一首法國的詠嘆調。他表示自己在決賽中將全力以赴,但至於名次,他已不在意。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