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州總檢察長競選民主黨五角爭鋒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黎新綜合報導)今年的紐約州總檢察長競選中﹐共有五位民主黨參選人將在9月14日的初選中一決高下﹐勝出者將代表民主黨在11月的普選中和史塔頓島地區檢察官多諾萬(Daniel Donovon)角逐紐約州總檢察長的職位。至今五位民主黨參選人已進行數場競選辯論﹐選情激烈﹐但沒有一名參選人能穩操勝券。

納紹郡地區檢察官葦嘉蓮(Kathleen M. Rice)


納紹郡首位女地區檢察官葦嘉蓮(Kathleen Rice)。(攝影﹕黎新∕大紀元)

葦嘉蓮(Kathleen M. Rice)2005年首次競選就打敗連任31年的共和黨籍對手從而當選納紹郡地檢官。葦嘉蓮自稱「從未介入奧爾巴尼政治」,因此可強有力地領導奧爾巴尼的改革,打擊貪污腐敗﹐使州政府與議會更加公開透明。她強調在職業生涯中一直都擔任檢察官﹐非州政府官員也非州參眾議員﹐因此她不屬於對抗改革的州府政治體制。

葦嘉蓮認為﹐要改革奧爾巴尼必須從道德改革作起﹐她特別強調道德監督委員會應獨立於參眾兩院。民選官員和政府機構必須在為民服務上更加透明和負責任。她強調設立一個獨立於州議會及州政府的道德監督委員會﹐以更有效地監察各級官員的不當行為。

葦嘉蓮強調自己與其他參選人的與眾不同之處是﹐曾管理過聘有百多位助理檢察官的地檢官辦公室。

但選舉局的投票記錄顯示﹐葦嘉蓮自1984年登記為共和黨選民後就沒有投過票,直到2002年。18年來﹐她沒有一次在選舉中投票。2005年轉變為民主黨籍競選地檢官。她承認近20年沒有投票是個錯誤,並稱自己因忙於爭取社會正義而忽略了這一點﹐並表示自己逐漸意識到積極參與政治才能更好地行使司法公正。她表示要鼓勵年輕人積極投票。

葦嘉蓮希望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分配資源以服務各族裔社區。她還主張通過普及教育和宣導預防措施來防止移民社區的常見犯罪行為。除了將官方文件翻譯成西班牙文之外﹐也應翻譯成其他文種包括中文﹐讓各族裔的紐約人都可獲知如何預防犯罪。

葦嘉蓮的競選籌款遙遙領先於其他參選人。截至7月15日﹐葦嘉蓮已募得超過 410萬美元競選資金,在過去6個月就籌集到290萬美元。

據媒體報導﹐葦嘉蓮獲得現任總檢察長﹑民主黨州長候選人庫默(Andrew M. Cuomo)的支持。最近她也獲得了紐約州議會唯一的華裔議員-法拉盛眾議員孟昭文的背書支持。在5月底的民主黨提名大會中﹐葦嘉蓮獲得民主黨最多的支持。

學過中文的州參議員史樹德(Eric Schneiderman)


學過中文的州參議員史樹德(Eric Schneiderman)。

史樹德(Eric Schneiderman)自1998年就當選曼哈頓上西城選區州參議員﹐連任12年。他在各參選人中最為支持移民和少數族裔社群權益﹐獲得華裔市議員陳倩雯等眾多議員的支持﹐同時獲得了數個大型工會的背書。

史樹德和孟昭文所提出的預防仇恨罪法已被州長簽署成法。根據法案﹐法院將規定被判處仇恨罪的犯人參與教育計畫﹐獲得輔導﹐以避免他們再犯下仇恨罪。史樹德表示奮鬥了十多年才將這一法案通過。史樹德大力推動「洛克菲勒毒品法」﹐讓法官給予非暴力吸毒犯戒毒治療。史樹德上大學時修讀亞洲研究﹐曾在中國逗留一年﹐ 學過中文。

史樹德(Eric Schneiderman)建議在各郡設一獨立公共誠信委員會以監督官員。他也表示將著重於打擊身份盜竊﹑移民欺詐﹑移民工剝削等罪行。他承諾﹐若當選,他的辦公室將服務所有紐約人包括非法移民。史樹德與華裔州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分別在參眾兩院所提出的預防仇恨罪提案﹐已被州長簽署成法律。

由於史樹德是紐約郡唯一的民主黨參選人﹐因此獲得了多位紐約市民主黨市議員包括陳倩雯、市公益維護人白思豪、和市議會議長柯魁英的背書。此外史樹德也獲得了紐約市眾多大型工會包括1199工會﹑酒店業工會的支持。州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桑普森(John Sampson)、聯邦眾議員納德勒(Jerrold Nadler)、蘭格爾(Charles Rangel)和塞拉諾(Jose E. Serrano)也都表示支持史樹德。

但史樹德7月13日所乘坐的車在碰撞另一輛停泊的車子後 ﹐在未下車查看和留紙條的情況下﹐就直接離開事故現場。剛巧看到這一事件的目擊者將史樹德的車牌號抄下來﹐交給車主﹐車主又恰巧是NY1電視台編輯﹐使這一事故被曝光。修車工估計,維修損傷需約3,000元。史樹德解釋道﹐碰撞時﹐他沒感到任何撞擊力﹐就以為沒事開離現場。被曝光後﹐他道歉並表示將讓保險公司償還對方損失。

連任30年的州眾議員布若德斯基(Richard Brodsky)


64歲的布羅德斯基(Richard Brodsky)現任紐約州第92選區眾議員。

連任近30年州眾議員的布若德斯基(Richard Brodsky)是5位參選人中唯獨一位沒有檢控經驗的。但他表示﹐自己擔任州眾議員的豐富經驗將讓他成功改革奧爾巴尼。

布若德斯基表示﹐重點不在於檢控貪官﹐而在於如何改革運作已失靈的奧爾巴尼﹐以改善民眾的生活。

布若德斯基說﹐要在民主制度下實行改革﹐必須說服反對者﹐改革才能得以實施。因此﹐能真正改革州政府的並非強硬的檢察官﹐而是能通過協商達成協議的政治家﹐ 這就是為何總檢察長是民選官職。他舉前總檢察長﹑前州長斯皮策(Eliot Spitzer)改革失敗作為反面例子。同時﹐他以自己所提出的公共機構改革法得以通過並被簽署為法律為例說明自己才有能力改革奧爾巴尼。

布若德斯基在州眾議院提出的預防和打擊移民欺詐法案(A.10162) ﹐目前有待通過。該法案將加倍罰款違規者﹐給州總檢察長辦公室權力﹐以重罪起控屢犯者。該法案也提出成立一登記處﹐要求所有為移民提供法律服務的個人和公司註冊登記。

布若德斯基鼓勵華裔受害者報警﹐捍衛自己的權益﹐因為往往只有在受害者報警後﹐警察才可執法﹐調查拘捕罪犯﹐避免他人再成為罪案受害者。他相信通過追蹤輕微罪案將有益於減少重刑犯罪。

布若德斯基獲得了布朗士官員包括布朗士區長和州參眾兩院一些議員的支持的背書。此外﹐他也獲得了州眾議院議長﹑代表華埠的蕭華和代表曼哈頓中城的州眾議員戈特弗里德(Richard Gottfried)的支持。布若德斯基祖輩是俄國猶太人﹐因此他常到俄國移民聚居地包括布碌崙布萊頓海灘(Brighton Beach)等社區拉票。

集體訴訟之王肖恩.科菲(Sean Coffey)


54歲的肖恩.科菲(Sean Coffey)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師﹐被譽為「華爾街的新剋星」和「集體訴訴之王」。

被稱為「集體訴訟之王」和「華爾街克星」的曼哈頓律師肖恩.科菲(Sean Coffey)強調自己是唯一真正的奧爾巴尼政治圈局外人﹐擁有豐富的法庭控訴及辯護經驗。他曾代表眾多投資者起訴華爾街大銀行並成功為受害者索回巨額賠償。他以控訴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 Inc)聞名。這位前海軍上校投入自己的數百萬元財富進行競選。

科菲強調﹐若當選﹐上任第一天就會要求州長發布行政令﹐授權總檢察長調查各級官員。他強調自己是局外人﹐可以真正有效打擊奧爾巴尼的貪污。

科菲和葦嘉蓮都希望總檢察長在調查官員貪污賄賂方面有獨立自主權﹐無需聽命於州長。根據目前的法律﹐總檢察長只有在犯罪證據浮現後或在獲得州長的授權下才可調查官員是否貪污賄賂或濫用公款。

科菲聲稱自己是唯一真正獨立於奧爾巴尼政治的參選人﹐但他曾給多位參選人提供政治捐款﹐「每日新聞」曾披露科菲曾捐錢給州主計長參選人﹐在參選人當選後﹐科菲的律師行就代表當選州主計長所管理的退休基金打官司。

科菲獲得3位紐約市民選議員的背書。他們是來自下東城的聯邦眾議員維拉奎茨(Nydia Velazquez)、布碌崙的聯邦眾議員唐斯(Edolphus Towns)和布碌崙的市議員芮娜(Diana Reyna)。此外﹐他還獲得眾多專業人士的支持。

前助理檢察官埃里克.迪那羅(Eric R. Dinallo)


47歲的埃里克.迪那羅(Eric R. Dinallo)2007年被當時的紐約州長斯皮策任命為保險監管局長。曾任助理檢察官。(攝影﹕黎新/大紀元)

前州保險監管局長埃里克.迪那羅(Eric R. Dinallo)強調在所有參選人中﹐自己是唯一曾在總檢察長辦公室服務過的參選人﹐擔任過助理檢察官。在任期間﹐他著重調查金融服務業的利益衝突。他強調﹐這一經驗是許多地區檢察官所不具備的﹐因為地檢官主要是在某一地區檢訴小範圍的刑事案。

迪那羅建議在各郡委派一副檢察長﹐以更有力地打擊奧爾巴尼的貪污。

迪那羅表示﹐當他擔任州保險監管局局長時﹐確保其辦公室提供國語和粵語服務給華裔居民。他還表示將嚴厲懲罰移民欺詐罪行。

迪那羅去年8月開始競選州總檢察長﹐走遍了上州多個郡﹐因此他於5月初在尼亞加拉瀑布舉行的上州民主黨大會上脫穎而出﹐但在5月底的紐約州民主黨大會上他就落在後頭。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