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品格教育落實 觀念內化而自省為基礎

人氣: 23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2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品格教育」是一種內在的人生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引導孩子認識何謂品德,則讓許多教師力不從心。《落實品格教育—從核心價值談起》一書,則以誠信、廉潔、自律、感恩、羞恥、公德、守法等十多個核心價值為基礎,提供實際的教學方法,作為老師教學的依據。


《落實品格教育—從核心價值談起》一書,則以誠信、廉潔、自律、感恩、羞恥、公德、守法等十多個核心價值為基礎,提供實際的教學方法,作為老師教學的依據。(攝影:宋碧龍/大紀元)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日發表《落實品格教育》一書,從近日司法官受賄,大學生在公車不讓座還揮拳打人,到廖國豪殺人事件,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到社會價值觀顯然都出現了問題。有鑑於此,書中有關品格的每個核心價值都有專家提供的教學方法、實際的步驟,以期讓品德能充分落實在生活當中。


樞機主教單國璽表示,誠信是人格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並引用《大學》中的「誠於中,行於外」為例。一個人內心誠懇,言行自然而然流露一股正直之氣,別人也自然而然地相信,並多半予以尊重,言出必行即是誠信二字的基本價值。(攝影:宋碧龍/大紀元)


表裡如一為誠信

樞機主教單國璽表示,誠信是人格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並引用《大學》中的「誠於中,行於外」為例。一個人內心誠懇,言行自然而然流露一股正直之氣,別人也自然而然地相信,並多半予以尊重,言出必行即是誠信二字的基本價值。

單國璽強調,唯有心裡所想,口裡所說,行為所做都內外一致,才算是個完整的人。如何在教育中把這些觀念灌輸給孩子,藉由潛力激發並因材施教,讓孩子有個形式上的典範,這就是教育的重點。

他也勉勵所有教師,應該協助所有學生發揮所長,對於學習較弱勢或不佳的學生,更應該多些關心,讓他在家人、朋友間留些面子,從個人優勢中養成突出的人格,一旦在學校得不到成就感,就易受外界影響而走偏。

學會感恩

建中校長蔡炳坤提到,學校不能只看重升學,應該把提昇品格教育列為首要課程,他常勉勵建中學生「進德修業」,課程的精進是以品德為優先考量。品格教育的落實必須以生活教育來著手,讓他實際去感受,並讓學生懂得何謂「感恩」,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最普遍的德目。

青少年時期,是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也是極其關鍵的一個階段,如果一個學生在校不懂得感恩他的師長,更遑論將來到社會上工作時,能隨時懷著感謝的心情。


透過品德教育的推動,來幫助學生及年輕人做到自律,對自己在情緒上有更多的掌控。(圖為活動中學者正在看《落實品格教育》書。)(攝影:宋碧龍/大紀元)


養成自省習慣

反觀目前許多社會中的佼佼者,照理說應帶給社會更多合諧的力量,但卻犯下令人痛心或有失道德倫理的大錯,靜宜大學校長孫台鼎則說,他以「自律」為主軸做為切入點,感慨於學校常以競爭做為主要訴求,而從事教育工作者又忽略,在追求卓越與成功同時,不經意做出反教育的示範,當一直不斷向外追求時,是否可隨時反恭自省。

他說,這種自律能力需要培養,通常是透過反省來實踐,但是這種能力在現今教育中非常欠缺,一般人都會先指責別人,而鮮少檢視自己。不過這樣的能力卻是可帶給自己ㄧ輩子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同時與外界合諧相處的條件。

並欣喜的希望透過品德教育的推動,來幫助學生及年輕人做到自律,對自己在情緒上有更多的掌控,過去我們的道德教育流於面從心不從,而導致考試都考得很好,但是長大後,環境一給挑戰就無法承擔而做出偏差的行為。

如果通過老師的帶領,幫助學生反思,並從內心產生信服,相信這樣的能力將是一輩子的影響。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