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的真相:英國經濟的雙重身分

張夏準(Ha-Joon Chang)

人氣 185
標籤:

世界第一個知名的自由市場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強烈抨擊他所謂的「商業體系」,這個體系的主要架構者就是沃波爾。

亞當.斯密於一七七六年出版《國富論》這本巨著時,正值英國商業體系的高峰。他認為透過保護、補貼和授與壟斷權等手段牽制競爭者的作法,並不利英國經濟的發展。

亞當.斯密了解沃波爾的政策終將過時,屆時英國很多產業會遭到徹底摧毀,來不及趕上國外更為優越的競爭對手。但是英國產業一旦變得具有國際競爭力,就不再那麼需要被保護,過度保護甚至還會對生產力造成反效果。

誠如亞當.斯密觀察到的心得,當產業不再需要保護時,還繼續給予保護,可能會讓他們流於自滿而效率不彰。因此,這時候採取自由貿易政策,對於英國愈來愈有利。

不過,亞當.斯密有些超過他的時代。他的主張要等整整一個世代過去之後,才能真正發揮影響力,也就是說,《國富論》一書發行八十四年之後,英國才變成真正的自由貿易國家。

到了一八一五年拿破崙戰爭接近尾聲時──亦即《國富論》一書發行四十年之後──除了少數幾個領域是由比利時和瑞士等國家擁有頂尖技術之外,英國製造商的效率穩坐全球之冠。

英國製造商這時候察覺到自由貿易其實對他們有利的事實,也開始積極鼓吹(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很樂意視情勢所需限制貿易。就像當紡織機械出口可能會幫助外國的競爭者時,棉花製造商所採取的作法一般)。

尤其是,製造商鼓吹取消穀物法,它限制了國家進口廉價穀物的能力,而廉價食物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因為這可以降低工資和提高利潤。

經濟學家、政治家和股票市場玩家──大衛.李嘉圖,也是反穀物法陣營的重要助力。李嘉圖提出相對優勢理論,現在仍然是自由貿易理論的核心。在李嘉圖之前,一般人認為,當一個國家唯有在能以低於其貿易夥伴的成本製造某種產品時,對外貿易才有其道理可言。

李嘉圖對於社會這個常理觀察,提出精闢的逆向思維;他認為,即使一個國家能比另一個國家以更便宜的成本生產,兩國之間的貿易仍然是合乎常理的。雖然這個國家任何產品的生產效率都高於另一個國家,專精比其貿易夥伴更具成本優勢的領域還是有其收穫。

相反地,即便一個國家任何產品的生產都沒有超越貿易夥伴的成本優勢,如果專門生產成本劣勢最低的產品,還是可從貿易中得利。根據這個理論,李嘉圖為十九世紀自由貿易的支持者,提供一個簡單但有力的工具,來證明自由貿易對每一個國家都有利。

李嘉圖的理論絕對是正確的──在他狹隘的範疇之內。他的理論正確指出,國家如果坦然接受目前的技術水平,專門從事本身相對較為擅長的事情會比較有利。沒有人可以反駁這一點。

當一個國家希望要求更先進的技術,以便能做更多其他國家所不能做的困難事情時──也就是說,當國家想要發展經濟時──李嘉圖的理論就失敗了。吸收新科技需要時間與經驗,所以技術落後的生產者在學習期間,需要一段時間的保護,以免受到國際競爭壓力的摧殘。

這樣的保護代價是昂貴的,因為國家需要放棄進口比較好、比較便宜的產品的機會。無論如何,想要發展先進產業,這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李嘉圖理論的適用對象是那些接受現狀的人,而非亟思改變之士。

一八四六年,當英國撤銷穀物法,以及廢除許多製成品的關稅時,這個國家的貿易政策出現了重大的變化。現在的自由貿易經濟學家喜歡把穀物法的撤銷,描繪成是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智慧,終於戰勝剛愎自用的重商主義者的勝利。

當代頂尖的自由貿易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的賈格迪什.巴格沃蒂稱此為「歷史性的轉變」。

無論如何,很多熟悉這段期間的歷史學家指出,穀物法反對人士主要希望降低食物價格。它同時也是一種「自由貿易帝國主義」的行為,意圖「以擴大農產品和基本材料的市場,遏阻歐洲大陸邁向工業化」。

英國加強開放國內農業市場,想要藉此誘使競爭對手回歸農業。的確,反穀物法運動的領導人理查德.科布登表明,沒有了穀物法:「美國和德國絕對不會出現工廠體系,至少肯定不會那麼興盛,透過鼓勵賞金,英國工匠提供高價位食物給這些國家低價供給的製造商的做法,也幾乎可以肯定工廠系統,這些已經發生的事實,不會在這兩個國家、法國、比利時和瑞士出現。」

以同樣的精神,一八四○年,反穀物法聯盟的關鍵成員──貿易局的約翰.寶靈,明確的建議德國關稅同盟的會員國專門種植小麥和販售小麥,來購買英國的製成品,並且,直到一八六○年才廢止關稅。

換句話說,就如同卓越的經濟歷史學家保羅.貝羅奇所言,英國只有在需要科技超越那些「處身在高且長期關稅壁壘之後」的競爭者時,才會實施自由貿易。這也難怪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會談到「踢掉梯子」的理論了。@(待續)

摘編自 《富國的糖衣:揭穿自由貿易的真相》 博雅書屋 提供

相關新聞
股市觀察燈塔:價格變化的各種因素
美人民幣法案 衝著中國而來
魏京生:美國中期選舉前的人民幣匯率問題
美擬制裁人民幣低估 以改善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