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技大賽吸引名家 阿一高徒盼襄盛舉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9月30日,世界中心紐約的時代廣場將再現唐朝古長安的風采,來自世界各地的廚技高手,將參加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三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在中華五大菜系中一比高下。這項大賽也得到香港飲食界的熱烈迴響,多位飲食界名流紛紛對大賽予以祝賀,讚揚大賽恢復傳統意義重大,其中世界御廚大師楊貫一的真傳徒弟、資深名廚李文基讚賞大賽為廚師們提供世界交流平台,期盼參賽共襄盛舉。

人稱「基哥」的李文基17歲入行學廚,在廚技界工作近40年。他介紹自己成長於烹飪世家,自小受外婆和父親的耳濡目染,對傳統飲食的做法和道理瞭若指掌。為求廚技更上一層樓,1988年他放棄當時已經在著名酒家擔任二廚的職位,自降身份到世界御廚大師楊貫一門下當三廚,跟隨一哥學技16年,深得一哥真傳。期間他除跟隨一哥走南闖北,赴各地交流廚技外,還為香港電視台《金玉滿堂》、《闔府統請》、《鳳凰四重奏》等劇集設計飲食,尤其是《金玉滿堂》多達數百款古代美食,全靠基哥等數位名廚以多年的智慧和研究古籍的心得,成功將古代飲食搬上大螢幕,令外界歎為觀止。


基哥親自示範楊貫一親授的砂鍋炒飯(攝影:司馬日 / 大紀元)

突然開竅 「我沒走錯這條路」

好學不倦的他近年來自立門戶,創辦富家粵菜等私房菜,致力研究各種傳統菜式和特色飲食,並擔任多家酒店的飲食顧問,在香港飲食界打響名堂。他曾先後獲得法國美食協會優異之星、法國美食協會高級廚師榮譽獎、中餐大師五星級白金勳章、國際中餐大師獎等,並先後出版了《阿基真味菜譜》等五本飲食書籍,分享自己飲食之道。

回顧40年和廚房結緣,基哥說,自己是一路做一路開竅。聽從父命入行的他,深知做廚師社會地位不高,「是衝著廚工當時每月300元的高工資而做」,但學了七、八年之後,某一天突然「開竅」,也明白為何父親要整天和他談飲食之道,以及婆婆的言傳身教,「開竅那一刻很奇妙,好像突然所有的回憶都回來了,整天都是想到我爸爸的話、我婆婆說的話,就是將以前的回憶擺在現今的工作,那麼就走得挺好,以前聽到的東西沒有浪費,跟著這樣走。」他感歎道:「在我人生之中,做這個職業自己覺得最榮幸最光榮的事,因為我沒走錯這條路。」


鮑魚扣鵝掌(攝影:司馬日 / 大紀元)

銘記三要素:廚德、廚藝、廚政

從家傳到跟隨一哥學廚,基哥形容做廚房的人好像學武功的人,師傅非常重要,而跟好一個師傅受益無窮。以他而言,從一哥身上不僅學到烹調鮑魚的本領,更重要是學到做人的道理。他舉例,一哥教導他們為廚之人要具備三點素質,就是廚德、廚藝、廚政,讓他時刻銘記在心:「廚德就是你本身怎樣待人接物,你怎樣對待食物,不是說食物給了你,你就可以亂浪費,這是廚德的一方面。廚政就你怎樣管理你手下那班人,怎樣去工作。廚藝是你本身有了兩樣的修為之後,提升自己,不是說一來就有廚藝,你要月積日累去儲回來。」

越鑽研越覺得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他,對於新唐人舉辦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發揚傳統菜非常感興趣,「看到挑選出來都是很傳統的菜式,要下一些功夫,才能做的好。」他舉例說,比如指定菜式薑蔥炒牛肉,其實很考廚技,「牛肉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否則會有紅水走出來」。身為烹飪大師的他坦言,有機會的話,也希望參賽共襄盛舉。他讚道:「大賽是一個好平台,大家去交流一下,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長處,沒有說一個人十全十美的,參加比賽可以提升自己,讓自己受益。」


砂鍋炒飯(攝影:司馬日 / 大紀元)

接受採訪當天,基哥還在富家粵菜示範一哥親授的名菜「砂鍋炒飯」,以日本砂鍋做底,以瑤柱、火腿、蝦、蛋為料,加入瑤柱汁和火腿汁等和飯同炒,雖然材料簡單,但非常考功夫,飯至少分三次逐點炒,隨料加入爆香,令飯粒粒粒呈現金黃色,香氣噴鼻,令人難忘。基哥介紹炒飯特點是「粒粒甘香,每一個汁的層次,都需要分開去做出來。」另外,「頭抽雞」、「話梅燜豬手」等都是精心烹調的名菜。店舖名聲日響,李連杰、甄子丹、陳寶珠等影視名流都是座上客,成為名副其實的名人飯堂。◇


瑤柱焗蟹蓋(攝影:司馬日 / 大紀元)


話梅燜豬手(攝影:司馬日 / 大紀元)

相關新聞
鍾情中國菜 港名飲食主持祝大賽成功
期待時報廣場的中國廚技盛宴
喜見大賽揚中華美食 星級名廚祝屆屆相傳
美味求真 頂級食府鏞記支持大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