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班昭與《女誡》

藍月
font print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7日訊】班昭是東漢文學家班彪之女,修《前漢書》的班固、「投筆從戎」的班超之妹。

班昭家學淵博,行止莊正且文采飛揚,她以訓喻的方式寫給自家女兒的家訓《女誡》,是女子如何立身處世的品德規範,被時人爭相傳抄,成為中國歷代直至民國初年女子教育的啟蒙讀物,班昭也被譽為「女人當中的孔夫子」。

班昭教導女子當以柔弱為美,以恭順謙讓為德,天行健,地勢坤,大道有陰陽,世人分男女,《女誡》中說「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同時,文中也指出陰陽不調,夫婦不合,則恩義俱廢,離心離德,「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

古代女子大多不從事社會工作,以家庭為主,所以班昭認為女人要晚睡早起,辛勤灑掃,專心紡織,烹調美食以奉賓客。與夫家的父母、兄妹相處要謙順忍讓,寬容和睦,不要強爭是非曲直,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多從自已這方面找原因:「自非聖人,鮮能無過!故顏子貴於能改,仲尼嘉其不貳,而況婦人者也!」「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近代「女權」運動興起,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後強調男女都一樣,班昭的《女誡》被批判為封建禮教的精神枷鎖,許多女人追求「解放」,個性強勢逼人,背離了上天賦予女人的柔美特性,好比以已之短比男人之長。我們經常聽到有男士在抱怨:我想娶的是女人,可她呢,即不溫柔體貼,也不掃地做飯,一整天在外面跑,說話比我還聲大,有理就不饒人,你說我要她幹什麼?由此女人便失去丈夫的愛護與尊重,家庭不和諧,還要在社會上打拼,最後弄的身心疲憊,苦不堪言。

傳統女子以恭順柔弱為美,順天道故而生生不息,演繹了不朽的傳說,繁榮了璀璨的華夏文明,班昭與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並列為古代四大才女,她十四歲嫁給曹世叔,丈夫性格開朗,她則溫柔細膩,夫妻謙讓互補,育有幾個子女,生活幸福美滿。班昭在哥哥班固死後獨立續寫《漢書》,被請到宮中尊為皇后與嬪妃的老師,她是一個成功的女人,一個卓越的女人,她的德行、才華與社會地位,即使今日又有幾人可比?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女誡》依然為女子如何立身處世提供了寶貴之經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有一本非常古老的書叫《山海經》,作者與年代已不可考,一般認為是堯舜時代的大禹、伯益所作。書中記載的遠古時代的訊息非常豐富,包括山名五百五十座,水流三百條、神靈四百五十個、歷史人物一百多個、邦國一百多個、動植物一百八十多種……。全書分成山經部份的《五藏山經》與海經部份的《海外四經》、《海內四經》、《大荒四經》與附錄海內經短篇。
  • 蔣介石部份私人文字在中國首次選擇性出版,引發公眾和學界關注,如何正視歷史人物,讓他們完整地呈現,仍然是中國最大的文化傷疤。
  • 三國時代的中國歷史人物曹操,已經成為日本神戶用來吸引觀光客的賣點。
  • 「音樂、舞蹈都是一種無國界的語言,神韻以正統藝術傳達中華神傳文化豐富的底蘊精髓,將歷史人物傳神的演出,很令人感動。」
  • 原四川大地主劉文彩家族千餘人,在大邑縣家鄉舉行近百年來最大的宗族聚會,揭露祖輩以及後代因株連遭受的不公待遇,期盼早日還原歷史真相。從一九六一年起,劉文彩故居被扭曲為地主莊園陳列館,時至今日仍在展覽著以劉文彩為原型的造假惡霸地主剝削農民的雕像情節。

    這個被稱為「收租院」的一百一十四個泥塑人像,成為江青樣板戲之外,唯一得到「欽定」的當代文藝作品,然而這個吸引五千萬現場觀眾、近十億間接觀眾痛恨不已的地主莊園,卻是個虛構的歷史贗品。

    一九九二年,大邑縣在評選對大邑貢獻最大的歷史人物時,當地民眾一致首推劉文彩。究竟一個鄉親大善人,如何變臉成為中國小學課本裡那個代表幾千年封建惡霸地主典型的「劉文彩」呢?

    一個西南偏隅農村的半文盲,竟能變成家喻戶曉的經典人物,追溯劉文彩的人生軌跡,也許從人們他發家致富的經歷中能有所心得。

  • (大紀元綜合報導)近日,山東省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的黃山市,三地都紛紛舉起「西門慶故里」招牌,競爭不息。西門慶一改在傳統文學名著中「大淫賊、大惡霸、大奸商」的藝術形象,成為當地政府追捧的文化產業英雄。
  • 今年是「七‧七」抗戰73週年,在中華民國台北展出了50多位大陸畫家費時5年半、集體創作的八年抗日戰爭歷史巨畫。這幅畫長度超過800公尺,高2公尺。按照真人的比例,在這幅畫裡邊畫下超過1千多個歷史人物。這幅長畫創下了最長畫卷的記錄,這是一次還原歷史的文化活動。
  • 中國是一個神傳文化的文明古國,以高尚的道德與古老的文化聞名於世,中國人對神靈、天地的信奉與敬重有著久遠的歷史根源,善良、真誠、寬容的大善、至真、大忍的美德,源遠流長,歷史人物、典故千古流芳。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5日起推出「清法戰爭特展」,展出重要古物——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的地圖手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