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洋奶粉暴利 但賣的是「安心」

五嶽散人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3日訊】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瑩透露,2010年前11個月,奶粉進口總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7.06萬噸: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前,國有品牌奶粉的市場佔有率是60%,2010年,進口奶粉已經與國產奶粉平分秋色,展望2011年,我們認為,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有可能超過50%,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被蠶食。而按照她的介紹,洋奶粉在中國銷售是有暴利的,最低都能夠達到40%左右。
  
  在農業部的這位官員看來,這是中國消費者支付了不合理價格,在國內生產同樣質量的奶粉,每桶奶粉的成本只有40元。問題是這話沒有問中國消費者為誰支付了這麼不合理的價格。而為誰支付的,在三聚氰胺事件前後的市場佔有率對比恐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們的奶業產業鏈原本已經相當穩固,這是自己把自己給弄殘的。現在支付的這份暴利,其實是為中國奶業與中國的食品監管買單。
  
  其實消費者都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但這個承受能力有限度。哪個市場上都有假冒偽劣產品,重要的是對這種產品的監管態度如何。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如果三聚氰胺事件第一時間就由早就知情的政府部門宣佈,並且緊急召回併合理賠償的話,相信即使中國的消費者對於一個品牌的信心沒有了,對於其他品牌的信心總是還有一些的,而且我們會看到政府的態度是堅決的,相信下次不會再有這樣的事兒出現。可是,至少在我的印象裡,隨後還發生了兩三次相同的事件,居然用的都是本來應該銷毀的那批奶粉,處理上依然是躲閃遮掩。試問,還有誰敢真的信任國產奶業?
  
  或許國外奶業真的在蠶食我們的市場,但作為家長來說,比起國產奶粉有可能蠶食掉孩子健康的現實,這個威脅是遠在天邊的。其實作為一個產業來說,中國很多企業是在一窮二白的時代裡成長起來的,白色家電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現在誰還拒絕國產的那些普通電器?這是因為人家沒有自己作踐自己,對於消費者來說,用腳投票就是最大的權利,而這個投票權是不看品牌的。或許家電還看看價格,但關係到後代的健康,稍有條件都要給他們最好的東西,這又怎麼能怪到人家頭上?
  
  至於說到暴利,這裡恐怕還真未必全是洋奶粉企業的功勞,因為他們銷售的東西不全是一罐一罐的奶粉,還有隨之而來的安心。固然經常也會看到關於洋奶粉的負面新聞,但為甚麼我們會對這些東西還有基本的信任?這就是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東西:質量,以及他們監管部門為了維護質量而做出的努力。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個行業或者說一國的產品之所以被認同,並非只有企業做出了努力,更多的時候一個產品背面打上「製造於某某國」的時候,是一個國家的政府在為它的企業背書。如果政府盡到了責任,產品自然也就是好的,別人也願意相信,也就賣得出價錢,而如果相反,就是「MADE IN CH INA」變成廉價品、不可靠代名詞的原因——— 當然,有時候銷售到國外的產品質量還不錯,主要是人家那裏監管得好。
  
  所以,不要抱怨這個產業被別人蠶食,而是要明白所有被拋棄的必然有他的道理。與其高喊保護國產奶業的產業鏈、用悲情的形式描述如果進口奶粉過多會導致多少人失業,還不如在好好地扶持的同時認真把利益切割開,認真與透明地對其監督與處罰。如果中國的奶業能夠把「安心」兩個字賣給我,我樂意讓他們也暴利一下。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最後一位「流氓」的悲劇人生
五嶽散人:國家賠償,我們的精神值多少錢?
五嶽散人:「全民弱勢」是一個惡性循環
五嶽散人:不要遮羞布的裸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