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觀點 美復甦關鍵在消費力

【大紀元10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0日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摩坦森(Dale T.Mortensen)今天應邀來台演講,他分析美國經濟復甦關鍵在民間消費力的提振時間不明,而歐巴馬政府雖提出好方案,因政治環境預估不會通過。

經濟日報今天舉辦「跨越百年,再造榮景」高峰會,邀請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摩坦森(Dale T. Mortensen),上午以「勞動力與提振經濟」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

摩坦森指出,美國的失業率已從過去的5%,提高到現在的9%。他並分析工作媒合不成的理由有四。

首先是營建跟金融業在失業率所受衝擊,已造成就業人數約減少130萬人,其中金融業因為政府的紓困政策,比較沒問題了,但是多數新工作來自醫療服務業,營建工人無法投入,加上營建業的新案低,因此問題比較大。

其次是房市「枷鎖」,有1100萬件房貸陷入困境,導致勞動力跨區遷移減少,減低就業力。第三點是勞工與工作之間出現愈來愈難配對的事實。第四點則是失業保險請領時限從去年的26週,延長至今年的52週,也會使勞工減少就業努力。

他並說,美國政府現在祭出降息政策,投資理應增加,但實際上企業閒置的保留盈餘已累積到2兆美元,並不需要低利率,企業不願投資的原因事實上是因為企業不知道未來的消費振興時間點為何?

他舉例,他對小型企業的調查研究發現,小型企業最怕的是賣不出東西,而不是較重視法規和稅項的未來規劃。

他進一步說明,美國目前的房價下跌,人民的財富縮水,經濟復甦不會太快,例如日本就是一例;假如政府不管這方面的私部門問題,經濟振興不會太快,因為不知道消費力何時會振興。

他強調,由政府出資的擴大公共建設,可以改善營建業的失業率問題;其次是推出財政刺激方案,而目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所推出的相關方案,他認為是很好的,方向是對的,但他評估美國的政治環境後認為,今年及明年都不會通過,而且似乎能解決經濟問題的對的方案,都不會通過,因為美國國會聚焦在聯邦政府預算的預估赤字。

相關新聞
美國經濟增長比預想的緩慢
佐利克:美國經濟不會「二次探底」
美國經濟數據報憂 亞股下挫
穆迪:美國經濟1年內恐衰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