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捨

芷子
font print 人氣: 84
【字號】    
   標籤: tags: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選自《荀子‧勸學篇》是說,無論治學、辦事,一定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也分兩層意思,每層都有兩個分句。好的馬一下也不能跳出十步遠,差的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很遠,它的成功在於不放棄;如果半途而廢,即使是一塊朽木,也刻不動它;然而只要一直刻下去不放棄,哪怕是金屬、石頭,都能雕刻成功。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不能放棄,終會有所成。

曾看見過這樣一個故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開學的第一天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 蘇格拉底說完後自己先示範了一遍,要求大家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然後他問學生們:「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大家心想,這麼簡單的事情誰不會做?簡直是拿我們當白癡!於是,一個個與老師做了約定,保證每天做到。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再問學生:「每天甩手300下,這麼簡單容易的事,哪些同學堅持了?」這時每一個同學都驕傲的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哪些同學堅持了,但是這一次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之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同學們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然而這時整個教室裏,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鍥而不捨是一種姿態,往往蘊藏在簡單之間,他賦有堅定、灑脫的精神,如若恒之,必有所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這個紅塵之中很多事情也是這樣,做什麼都會遇到阻力,遇到與你有不同看法甚至是對你做的事情說三道四的人。這都是正常的。因為人間的理就是相生相剋,什麼事情都得經過一番努力才能夠完成和做好。我想無論我們想做成一件大事還是小事當我們確定了一個非常可行的目標之後,只要我們按照人間的正理去做,儘量的善待別人,為了別人著想,那我想我們無論怎樣做都是應該坦然和心安理得。
  • (shown)被問多了,這位輔導專家,於是搜翻名人回憶錄,看看那些功成名就之人,他們的成功底秘笈到底是什麼?結果所得到的答案竟出乎意料之外的簡潔:「我一定要……」。
  • 身為醫生和教授的安德烈‧米吉歐特(André Migeotte) 在看完神韻巡迴藝術團2010年5月2日在比利時新魯汶Aula Magna劇院的演出後說:「我絕對喜愛這個在舞台上展現的中國,優美、輕盈、美麗、有豐富的想像力。比起那個用坦克車在廣場上碾壓抗議者的中國,我更喜歡這個中國。」
  • 更令胡錦濤尷尬的是,中共駐加使館專款組織上千中國學生和親共僑民的「熱烈歡迎 」計劃居然提前在網上曝光了,其中還附了一段使館一秘劉少華的寫真錄音。這不僅給中共才出台的「不搞迎送儀式」的禮賓規定一記耳光,也讓本來可以裝聾作啞的胡很掃興。這跟當年中共紐約總領事彭克玉合盤托出策劃法拉盛事件的蠢勁真有一拼。套用習近平的在墨西哥講的一句經典:怎麼儘是些「吃飽撐的」。
  • 韆年輾轉,
    長夜漫漫,
    名利情慾苦糾纏。
    心惆悵,
    離道遠。
  • 【大紀元2010年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文章悉尼編譯報導)維基解密的創始人阿桑奇發表了他被捕後的第一份公開聲明,稱強加在他身上的性騷擾指控只是讓他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
  • 2020年12月30日(週四)晚,伴隨著觀眾經久不歇的掌聲與依依不捨的揮手致意,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美國加州舊金山歌劇院的第四場也是壓軸場演出圓滿落幕,為這裡的觀眾帶來新年的美好祝福。
  • 喧囂一時的胡錦濤訪美之行,在與美簽署了價值約450億美元的對華出口協議後結束了。主賓雙方似乎各得所需:一方得到了巨額訂單,一方滿足了暫時的面子,而曾經作為美國外交政策核心主題的人權問題則如蜻蜓點水般被一帶而過。
  • 本人已於年初寫下正式文字聲明,退出中國共產黨及一切相關組織,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今日在三退網站再次鄭重聲明,以供資鑒和留存退黨ID。
  • 正念劈千山 信師迷路明 同修齊志助 雨過宙宇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