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抽銀根民間貸款業興起 溫州逾200家

人氣 3

【大紀元2011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自去年起,中國通膨情勢惡化,當局不斷升息因應,導致全國緊縮信用,部分廣東、浙江等沿岸的中小製造業紛紛倒閉。在這個詭譎的氣氛下,以溫州為首的民間借貸擔保業興起,他們向中小企業收取年率最高15%的利息,同時額外加收貸款額度1~10%的擔保費用。

《華爾街日報》報導,據溫州當局與業界統計,近幾個月來,僅溫州一地的貸款擔保業者就快速擴充200多家。對此,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說:「溫州民眾的投資機會不再是房地產,而是信貸擔保。」

受到中國銀行體系緊縮的影響,民間借貸擔保業者已成那些需要現金的中小企業的最後依靠。他們的資金通常來自地產開發商、地區性煤礦商或其它金主,他們會額外向貸款客戶收取0.1%的月費或1%的年費。

根據中共官方統計,今年六月底,共有3,366家專門從事小額貸款的非銀行機構,安排的貸款金額約2,8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940家與1,249億元大幅增加。

專家戲稱,中國當前是「雙軌經濟」,一軌是擁有充足現金的國營體系,另一軌則是需金孔急的民間企業。據部份分析師統計,中國的民間企業約在4千萬家,雇用80%的中國人力,貢獻一半以上的國內GDP。

近年來,中共高層獨厚國營企業,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北京當局號稱推出4萬億人民幣(5,860億美元)刺激經濟,但多數的資金都跑到了國營企業經營的建設項目。

最近,由於資金十分緊俏,戴衛東的鍍金手機一直響個不停。但戴並非傳統的銀行家,他是一位在國營銀行體系的夾縫中生存、協助中小企業取得銀行貸款的民間借貸擔保人。

2007年,戴衛東用自己的名字註冊資本為3,020萬人民幣(470萬美元)的經貿擔保公司,通過與銀行合作,承擔銀行向小企業貸款的擔保風險,開始向客戶收取每月0.1%或每年1%的仲介費用。為了確保貸款的安全,他僅仲介那些擁有資產、機器等抵押品擔保品的企業。

富樂頓鄉村銀行的地區銷售經理張業(音譯)認為:「中國的法規非常鬆散,給貪腐與資金流入房地產等政府管制的領域開啟了後門。」香港市場研究公司ChinaScope Financial的研究主管則指出,理論上,中國的信用擔保公司應該接受地方當局的規範,「但地方政府通常缺乏確保貸放體系穩定所需的技術與經驗」。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銀行資金流入民間借貸  中國恐藏次貸危機
中國四大銀行天量存款流向民間借貸市場
納斯達克加強審查中港企業IPO 防暴漲暴跌
【菁英論壇】缺錢缺瘋了 中共向民企開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