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批曾蔭權未能解決貧富懸殊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下個星期,特首曾蔭權將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最低工資聯盟20多位成員到特首辦抗議,要求特首在施政報告中落實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以保障基層工人工資可抵擋通脹。

曾蔭權上任6年,多次信誓旦旦要解決貧富懸殊問題,不過,據社聯統計報告,本港貧窮人數由120萬上升至126萬,特首解決貧窮策略被指成效不彰。最低工資聯盟要求特首在施政報告中落實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以保本港工人的工資能夠養家,他們希望工人工資應落實33元一個鐘。

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盟發言人施城威表示,現在貧窮問題無解決,反而更加嚴重,即使今年5月實施最低工資,已早被通脹抵消的一無所有,基層生活依然水深火熱。社聯的統計的貧窮人數上升,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聯盟早前進行了一項食品價格調查,在3月及8月於全港10個街市及超市實地調查,發現在22項街市貨品中,有13項的價格在半年來升幅逾10%,其中泰國雞蛋更勁升22%,豬肉及牛肉升幅分別為11.3%及9.6%。超市就有近一半的貨物價格上升,特別集中於糧油方面。顯示了食物價格的升幅,明顯已蠶食基層最低工資所帶來的收入。

聯盟指,參考英國的經驗:2009年正值金融海嘯之後,預測國民生產總值要收縮3.1%,通脹只是溫和增長0.4%。但英國的低薪委員會仍然建議將最低工資由每小時5.73鎊提高至5.8鎊,較通脹為高,目的是使基層工人能夠改善生活。反觀香港,生產總值增長5.1%,通脹卻高達6.3%,證明香港比當年英國更有需要調高最低工資。

不過,聯盟批評,曾蔭權的管治年代,在解決貧富懸殊問題上「放軟手腳」,迴避檢討最低工資水平,是漠視基層的困苦。要求特首立即要求最低工資委員會,啟動檢討水平的工作,調整最低工資時薪不少於33元。

李永達促白表申請二手居屋

另外,政府將會宣佈「新居屋」計劃,並調整居屋白表入息上限,由2.7萬元調高至3萬元,又打算把興建計劃移交房協負責,首年最多推出5,000個單位,但由於建屋需時,最快要在3至5年後才有居屋應市。

一直支持復建居屋的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李永達,昨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居屋二手市場方面,政府除了綠表可以申請之外,亦要給白表去申請,「讓那些正在住私人樓的業主,有多一個途徑去買二手居屋。」◇

相關新聞
曾蔭權今施政報告 全港聚焦置業民生新政策
港政界學者評施政報告 指未解決結構性問題
助弱扶貧欠效 港府再出招
曾蔭權預告大陸通脹殃及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