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克魯格曼:美失業問題 中國該負責

人氣 5

【大紀元2011年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近日在《紐約時報》撰文《讓中國負責任》(Holding China to Account),指出全球經濟的悲慘現狀反映了許多參與玩家的毀滅性行為。他直言,這些壞演員壞事做多了,我們應該請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他說,這便是本週美國參議員領袖們所做的事,他們將立法制裁中國等匯率操縱國。他還調侃反對此舉的人說,可敬的意見是駭人聽聞的,但近來一直不斷出錯,匯率這個問題也不例外。

克魯格曼提問:「為何恢復完全就業會這麼困難?是的,房市泡沫是爆開了,而消費者也較數年之前儲蓄更多。但容我重申,在沒有房市問題與儲蓄率更高的從前,美國是可以達到完全就業的。不同之處何在?」

他回答,這個答案是我們過去的貿易逆差相對更少。如果我們沒有每年花費超過5千億美元淨逆差購買進口商品和服務,要讓美國回復到健康經濟狀態,看起來更容易達成。

不過,要讓貿易順差降下來,我們需要讓美國製造的產品更有競爭力,在實務上,這表示我們需要讓美元相對其它幣別貶值。是的,有些人將會對於「貶損」美元驚聲尖叫。但長久以來,明智的政策制定者都知道,有時候弱勢的美元表示更強大的經濟,而他們也都會如此行動。例如,瑞士當局就大舉干預瑞朗,以免兌歐元升值太多。以色列甚至更強烈地讓錫克爾(shekel)走貶。

克魯格曼說,美國由於具有特殊的全球角色,不能、也不應該太具攻擊性。但我們的經濟太需要更多就業機會了,而一個弱勢的美元正好非常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因此,我們能夠、也必須採取行動對付那些操縱該國貨幣貶值的國家,從而讓我們的貿易逆差降下來。他說,上述所言,指的是中國。

部份觀察家會質疑,我們是否真的知道人民幣超貶?他說,這簡直是開玩笑。中國操縱匯率的反面就是大量累積美元儲備,目前已高達令人吃驚的3.2萬億。

也有些人會警告,如果中國停止購買美債,恐將引發不良的後果。但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太多的資金想要停泊在美債,這也說明為何10年期美債的殖利率僅2%。

還有反對的人士宣稱,中國的產品無法與美國製造的產品競爭。要反駁這句話是要有技巧的。克魯格曼說,提出這問題的人將個案誇大,未能將中國匯率政策的間接效果納入考慮。

近幾日,有人提反對意見說,中國的問題已浮上檯面:右派的壓力團體,特別是提倡增長的有力影響派,他們反對向中國的產品課稅,因為那是一種形式的稅基,而我們在任何情況下,絕對絕對不能加稅。對此,克魯格曼說,民主黨應該歡迎「反對加稅的狂熱主義已經達到某個程度,甚至公開反對我們的國家利益」這樣的表白。

老實說,如果時空改變,某些反對制裁中國的爭論可能會有意義。一個無庸置疑的問題是,中國通脹嚴重,特別讓中國的工資成本提高,這會逐漸減弱該國匯率貶值的力道。不過,操作式的用語是「逐漸」,換言之,美國的貿易赤字要四到五年的時間才會降下來,這對於失業率高到簡直可用災難形容的此刻是緩不濟急的。

克魯格曼還說,失業災難此一事實也是他對那些警告會引發中美貿易戰或傷害全球商業外交的人士的回答。那些都是真實的風險,雖然他認為被誇大了。但他們需面對事實,那就是高失業率已經對我們累積了大量的傷害。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上週清楚表示:失業率是一個「國家危機」,此時有許多工人屬於長期失業,而整體經濟則面臨長期和短期傷害的風險。

克魯格曼最後指出,我們不能忽略任何可紓緩國家危機的重要方法。讓中國負責任可能不會解決我們自身的經濟困境,但它可貢獻出一個解決方案,該方案還是一個我們忽略太久的具體行動。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宣告中國操縱匯率報告延後公布  美議員不滿
美議員:中國隱瞞IMF有關其操縱匯率報告
美議員:向WTO申訴中國操縱匯率
美財長未控中操縱匯率遭批懦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