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簡又新:婦女是台灣環保推手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8日電)前環保署長簡又新今天表示,「垃圾僅是錯置的資源,沒有一件是垃圾,全部都是資源。」台灣資源回收工作從過去垃圾滿地時代,至今已有顯著成果,其中「婦女」是主要推手。

簡又新為首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長、現任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上午出席於台北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辦「2011年泛太平洋暨東南亞婦女協會研討會」。

簡又新在「資源回收與永續發展-台灣經驗談」專題中指出,台灣在2010年垃圾回收率已達48%,如今垃圾不採掩埋方式而以焚化為主,事實上台灣的資源回收工作不是一蹴可幾,也曾經歷長時期的宣導與努力。

簡又新認為,一個國家當經濟成長,垃圾量就會越來越大,台灣在1987年的垃圾幾乎都是亂丟且沒有做回收,污染河川和環境整潔;垃圾問題在執行「全民環保教育」和「興建焚化爐」後,有逐年改善趨勢。

簡又新表示,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不豐,因此環境負荷相對較大,1997年台灣垃圾量達到最高峰,台北市在2000年施行垃圾隨袋徵收,垃圾量開始明顯下降;台北市現在平均每年每人產生304公斤垃圾量,遠低於其他城市,且全台各地區的垃圾減量也都有成果。

簡又新說,台灣的環保工作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功,最重要需有全民參與,人民的環保素養是推動政策的最佳基石,而這之中重要推手就是「婦女」。

簡又新說,「垃圾僅是錯置的資源,沒有一件是垃圾,全部都是資源。」台灣資源回收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從「全分類」進一步「零廢棄」最後到「資源循環再利用」。

簡又新以寶特瓶為例指出,台灣1年使用寶特瓶量達數十億個,如今寶特瓶回收量將近百分之百,非常了不起;在2010年南非世足賽,許多國家隊穿的隊服就是在台灣透過回收寶特瓶製成的衣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