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內閣支持公投 總理希望絕境逢生

【大紀元2011年11月02日訊】希臘內閣部長們星期三(2日)支持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舉行公投的計劃,以決定是否接受歐盟的減免債務計劃。此前,帕潘德里歐的公投聲明讓全球震驚,導致全球股市重挫,外界分析,帕潘德里歐一直都是直接民主制的追隨者,他想讓選民們明白,希臘是否還要繼續歸屬於歐洲的問題。

希臘內閣支持公投 公投須獲國會批准

希臘內閣星期三早上馬拉松式的會議結束後,政府發言人說,在最新的債務協議細節制定後將儘早進行公投。

星期二,帕潘德里歐的聲明讓全球震驚,導致全球股市重挫,投資人對歐洲經濟前途未卜的嚴重動盪局面做出了反應。星期三,有些歐洲股市有反彈。

帕潘德里歐在一個內閣會議上說,將讓希臘人民回答是否願意繼續使用歐元。他說,與歐盟達成的減債協議只有在希臘人民同意的情況下才會實施,而且他希望由他出乎意料的聲明導致的任何混亂局面都將是暫時的。

公投須獲國會批准 帕潘德里歐面臨重重挑戰

不過,帕潘德里歐面臨重重挑戰。根據希臘法律,全民公投提案必須獲得國會批准。帕潘德里歐的政府面臨議會星期五舉行的不信任投票。帕潘德里歐的黨在議員席位上只有兩票的多數。

在300席的國會中僅佔153席、即3票多數的執政社會黨,副黨魁米麗娜.阿博斯托拉基日前強烈反對全民公投,宣佈退黨,令該黨在國會中享有的席位數量減少至152席,多數席位進一步減少到2席。

社會黨一位高級官員說,全民公投提案基本沒戲了。社會黨另一名國會議員也呼籲總統,召開高層政治會議,組建團結政府,捍衛歐盟救助方案,然後立即舉行大選。有些黨員要求帕潘德里歐辭職。

反對黨呼籲提早大選,稱全民公決危害希臘的歐盟成員國地位。反對黨領袖薩馬拉斯表示,他領導的保守的新民主黨將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公投。

而且,希臘星期三又重整軍方高層。外界擔心,希臘政府可能在這一片政治危機中垮臺。希臘國防部週三的聲明說,總理帕潘德里歐之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更換參謀總部以及陸海空三軍領導人,並解除十來名陸軍和海軍官員的職務。國防部消息人士說,這起人事變動先前就已排定,和政局發展無關。但此舉引來反對黨攻擊。

按照計劃,希臘將於2013年大選。目前,大部份分析人士預計希臘將在未來幾個月提前舉行選舉。

支持歐盟需縮減開支和增稅 曾引發大罷工

希臘獲得歐盟援助的前提是實施擴大的財政緊縮計劃,帕潘德里歐表示支持。該計劃要求希臘履行重大國內縮減開支和提高稅收的義務,還將削減目前成千上萬政府僱員的工作崗位。

因此招致希臘國內的強烈反對,由此引發的罷工活動持續不斷。上個月希臘民眾在首都雅典舉行大罷工,釀成警民衝突。民意調查顯示,絕大部分民眾反對歐盟近期達成的援助方案,但仍希望留在歐元區內。

帕潘德里歐指,歐盟拯救配套恐引發新一輪大罷工,因此決定進行全民公投。有些議員要求他在法國舉行的20國峰會之前向德國和法國解釋他的行動。希臘此次公投一旦得出否決結論,也將喪失歐洲三駕馬車的支持。

歐盟提出的減債協議的最新版本要求歐洲銀行免去希臘50%的債務。這一度似乎穩定了坐立不安的股市,但是星期二帕潘德里歐又告訴社會黨議員說,他將尊重公投的結果。

擺脫困境?壓力下的帕潘德里歐

德國之聲報導,帕潘德里歐突然提出舉行全民公投雖然在外界看來屬於驚人之舉,但是如果考慮到他一直都是直接民主制的追隨者,也就不難想像他會提出這類建議。當初他身為在野黨領袖時就曾呼籲就里斯本條約舉行全民公投。這一提議無法讓帕潘德里歐在布魯塞爾廣結人緣。

2010年希臘舉行地方選舉時,帕潘德里歐臨時宣佈就他的節約計劃舉行地方公投,結果是他的節約計劃僥倖獲得通過,在一些大城市,社民黨人甚至通過公投還提升了人氣。

報導認為,這位希臘總理顯然是在想:「一次行得通,肯定兩次也行得通。」為了能讓自己從反對黨的壓力下擺脫出來,也為了團結黨內的意見,帕潘德里歐再次嘗試擺脫險境。在社民黨黨內帕潘德里歐已經是背水一戰,在議會中他所在黨的多數僅僅是多出三票。而且本黨四名議員公開呼籲帕潘德里歐應辭去黨首的職務。

現在舉行一場全民公投結果無非為二:一是帕潘德里歐再次絕境逢生,二是他永遠告別政治生涯。也就是說,帕潘德里歐的最後一招棋是風險極高的一招險棋。

是否留在歐元區?75%的希臘人願意

上週希臘國內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60%的受訪者不看好歐盟在最新的一次峰會上做出的決議。但與此同時,又有75%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希臘能留在歐元區。

有人猜測,這正是帕潘德里歐想達到的效果。他想讓選民們明白一個道理,現在在希臘涉及的不只是幾個發電站私有化的問題,而是更重要、更原則性的問題:希臘是否還要繼續歸屬於歐洲的問題。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歐債再現恐慌 歐美股市暴跌
希臘提公投爆強烈反彈  紓困添變數
希臘公投大震撼 德法緊急集會
希臘公投暴跌股市 格林斯潘指歐盟必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