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皮影戲 列聯合國文化遺產

font print 人氣: 7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1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諾亞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6日將歷經歷史傳承的中華文化皮影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皮影戲是伴隨音樂和歌曲的舞台劇,戲偶由皮革或紙張製作而成,透過人偶師傅拿著木棒演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印尼度假勝地峇里島召開集會時,將此技藝納入2011年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範疇。

同時被列入的傳統文化還有來自比利時的魯汶年齡慶典劇(Leuven age set ritual repertoire)。戲劇主題圍繞男性邁入50歲生日10年間的重要階段。

27日教科文組織將會討論其他文化藝術,預計將會有更多文化被列入名單。

去年UNESCO將西班牙業餘團體的「疊人塔」(Castells)及印度「超好舞蹈」(Chhau dance)等民俗節慶活動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責任編輯:陳妤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13日電)結合電影製作技巧,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師生創新皮影戲,傳承地方戲劇的忠孝節義教化,也展現平面、立體、彩繪、動畫等多元藝術之美,為傳統皮影戲開創新面貌。
  • 【大紀元7月31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成立於清道光22年的高雄觀音山東華皮影戲團,傳承至今已經到第六代,是台灣最老的皮影戲團,戲團珍藏百年的皮影戲偶今天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首次曝光。
  •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23日電)「高雄縣校園扶植皮(紙)影戲劇團」今天在縣府展示成果,現代、傳統、動物紙偶配上國台語,甚至英語的口白,逗得觀賞的小朋友哈哈大笑。
  •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4 日電)嘉義縣梅山鄉安靖國小只有33名學生,卻能組成全縣各級學校唯一的皮影戲團,更難得的是,這個小劇團連續8 年拿下全國師生皮影戲比賽第1名,縣長張花冠今天特地前往道賀。
  • 【大紀元6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邱金蟬嘉義報導〉嘉義縣梅山鄉安靖國小皮影戲團,連續8年拿下師生皮(紙)影戲表演比賽全國第1名,縣長張花冠4日特別前往嘉勉,對於全校不過才33位學生的偏遠小校,能有如此卓越的成績表現,不禁豎起大姆指直誇「了不起」。
  •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 汐止區的東山國小,自從民國79年學年度開始推展皮影戲,已經有成,校長張孟熙表示:當年汐止鎮長廖學廣先生推動「文化立鎮」理念,在汐止地區各個學校成立傳統藝術社團。東山國小皮影戲社團經由當年趙福來校長成立,成為學生學習特色之ㄧ,迄今已經歷了20年餘,因此特別規劃「二十年回顧展覽」,將20年來相關活動照片、演出劇碼、戲偶等作一系統整理,已屆完成,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觀。
  • 一說起端午節的民俗,你的腦海中想到什麼呢?應該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說粽子起源於紀念、奠祭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大夫屈原,可是真是這樣嗎?粽子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就從「粽」的文字內涵與相關文化民俗來探尋追索吧。
  • 黃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粽子口味,古來還有更被關心的要點,那是什麼呢?古人重視養生,協和陰陽,在端午節也不例外。有什麼具體作法表現在民俗中呢?
  • 過去重門深鎖的上水鄉應龍廖公家塾(又名顯承堂),有186年的歷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舉行竣工開光禮儀暨例行春祭,首度開放予公眾參觀。未來祠堂都會定期開放,公眾終於有機會一窺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傳裔孫、顯承堂修葺委員會主席廖崇興接受本報專訪,講述家族百年往事。原來,在顯承堂誕生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廖氏族人為早逝才子圓夢的感人故事。
  • 竹枝詞譜寫的秋歌多采多姿,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許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