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 大航海時代與西方人邂逅紅毛城

葉倫會(前海關博物館館長 )

人氣 647
標籤:

「紅毛城」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國家一級古蹟。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之「聖多明哥城」或「安東尼堡」……


紅毛城外觀


淡水紅毛城 遠觀最佳景點

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國爭相發展海權與貿易。海上霸主之一的西班牙,於西元1629年由基隆進入淡水,在當地建築「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為其殖民北台灣的基地。1642年,荷蘭趕走西班牙人,將該城原址重新建築為城堡,稱「安東尼堡」(Fort Antonio)。該城堡最初的顏色是灰白色,因當時荷蘭人被台灣人稱之為「紅毛」,故有今日「紅毛城」之稱。自紅毛城俯視淡水河口,形勢險要,「戍台夕照」被稱為淡水八景之一。

1661年,明朝鄭成功又驅逐荷蘭,將紅毛城略作修葺,建有東、西兩個大門,以及南、北兩個小門。19世紀,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後,英國人在1867年租得紅毛城,經過整修而成今貌,並在紅毛城東側建領事館暨其官邸,直到1961年撤館。1980年才由政府收回,整修後開放民眾參觀,現在是新北市淡水古蹟園區最受歡迎的景點。

各時期建築流變
 
紅毛城主堡在17世紀最初建造時,是一座方形的城堡。興建目的,以軍事用途為主,故地基深、牆壁厚達1.5公尺,加上「外石內磚」的砌法,不畏砲火攻擊,適合防衛。主堡內分為上下二層樓,內部採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19世紀英國人進駐後,除了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在東北及西南角增設兩處角樓,二樓南側外也增建露台,露台上設有雉堞及槍眼,居高臨下看守,可以防止入侵者侵擾。同時,英國人亦大肆整修紅毛城,將原先灰白色的紅毛城,粉刷成紅色牆身,讓這座古城和紅毛城的名稱更加貼切。

紅毛城最初以軍事用途為主,後來轉化成領事館暨官邸,惟主堡建築依舊留有防衛功能的設計,如槍孔或女兒牆等,並新建辦公所需建築。在清朝時期,由於英國與清廷條約規定英方享有「領事裁判權」,故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做為在台灣犯罪的英國犯人的臨時拘留所。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後,牢房改為員工宿舍。


嚴整的砲台

紅磚洋樓領事館
 
19世紀淡水港開港後,因貿易額擴增,英國領事館的業務日漸龐雜,其地位日漸增高, 於是1878 年於紅毛城主堡東側增建領事官邸。領事官邸為英國維多利亞式建築的紅磚洋樓,前庭有綠地,紅磚、迴廊、斜屋頂,散發細緻、溫暖的風格,與主堡軍事建物的線條,呈現兩種氣氛不同的建築體,反而顯得協調。迴廊的欄杆使用「綠釉花瓶欄杆」,結合中國陶藝與西洋花瓶欄杆的形式,這種形式常見於十九世紀的洋樓。花瓶樣式運用在建築上,取其「平平安安」的吉祥的寓意。

磚雕上除了有代表英國皇室的薔薇徽飾,「VR」字母是維多利亞女皇(Victoria Regina ,1837~1901年在位)的縮寫,「1891」則是領事官邸完工的年份。磚柱及牆壁出自英國建築師的設計;領事官邸的地基鑲嵌著中國式的「錢紋」小石窗,取其「大富大貴」的寓意,為中國建築匠師常用的施工手法。


領事官邸前 代表英國皇室的磚雕

據說,英國領事館的建築聘請英國建築師設計,但是紅磚及匠師可能來自福建廈門。院子裡遍植玫瑰花,官邸迴廊是喝下午茶的地方,體現領事優越生活的一面。官邸的客廳、餐廳及主要臥室都設有壁爐,這是英國建築空間的特色。規律對稱的拱圈,使室內每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和視野,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特殊的美感。涼台占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生活空間,這種擁有大面積涼台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Bungalow(涼台殖民地式建築,即別墅)。


領事官邸壁爐


紅毛城領事館

中式古城牆南門

位於園區入口處的「南門」,是紅毛城園區裡唯一的中國式建築,為清初修建紅毛城圍牆時的同期建物。採用觀音山石條堆砌而成,非常堅固,門額上題有「南門」二字。清初建構保護紅毛城的四周城牆,如今僅留南門,其餘三座城門均於英人管理時期,為進出安全的理由而被拆除予以封閉。


紅毛城南門

紅毛城古蹟園區人員精心設置的紀念品商店可愛標記,很可能是台灣唯一形狀的郵筒。在此想像維多利亞女王迷人的一生及其盛世,或許許多人不知,白色婚紗正是起於17世紀,而維多利亞女王1840年結婚時穿白色婚紗,則把這個習俗向世界擴散。在站在此地高處觀看淡水河和台灣海峽接觸的大海,可以看到八里區的台北港,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享受「心矌神怡,竉弱皆忘。」的境界。◇


紅毛城紀念品店

相關新聞
台淡水古蹟  紅毛城修復後風華再現
淡水古蹟園區紅毛城及小白宮 十月底開放
紅毛城重新修容  淡水古色再現風華
淡水紅毛城與小白宮十日重新開園迎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