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智研發基因改造工程減碳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爾灣報導)由臺美航太協會與臺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11年臺美科技研討會」於2011年11月5日在爾灣舉行,10位專家就臺美兩地的綠色能源科技發表專題演講。甫於去年6月榮獲美國聯邦環保署頒發「總統綠化學挑戰獎」(Presidential Green Chemistry Challenge)中個人最高榮譽的「學術獎」(Academic Award)的廖俊智應邀在會上解析能源科技大地減碳技術。
  
廖俊智籍貫臺灣臺南,臺大化工系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在紐約柯達總部工作3年後進入學界,曾任教德州農工大學化工系,目前為洛杉磯加州大學化學及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他表示,目前能源80-90%來自石油、煤和天然氣,最終結果二氧化碳增加,造成溫室效應,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等等情形,他所研究的課題是如何完全利用人類釋放於大氣的二氧化碳廢物,回收轉換成有效的高能量的液態能源。
  
廖俊智表示,能源對社會、經濟、政治和戰略的影響日益加深,近年來科學界研發新的能源和替代燃料,目前所需要的是液態燃料,雖然電動車以氫氣來取代汽油,有一些成就,但仍有一段距離。
  
他所領導的洛杉磯加大研究團隊,捨棄利用玉米和纖維素產生乙醇的途徑,以纖維素或植物性材料,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液態燃料。
  
廖俊智說,能源量產需要很多資金和部門合作,政府隸屬能源部的能源部高級研究計畫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Energy ARPA-E ),希望此研究能在5-10年內在技術上取得突破,發展為商業用途。他表示,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技術為大地減碳,將減少人類對石油燃料的依賴性,如果順利,預計3-5年可測試技術,5年後可為商業發展。據環保署副署長歐文斯(Stephen Owens)說該技術一旦商品化,每年可替代1/4的石油燃料,也可為地球減少5億噸(約8.3%)的碳廢氣。
  
「總統綠化學挑戰獎」由前總統柯林頓發起,目的在鼓勵生化產學界減碳新科技的研發,以推動無公害環境,每年從數百名參與甄選的學者、企業選出「學術獎」一人及在綠化產品、研究有突破的四家企業。臺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恩亦曾榮獲「學術獎」。

相關新聞
加州查獲75噸來自中國的非法煙花
作高智晟壁畫償夙願 逃美教師找到人生新起點
洛縣計劃將廢棄垃圾填埋場改建成新公園
為平衡加州預算 醫護最低工資上調或延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