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援外有助台灣拓展國際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2日電)馬英九今天表示,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是少數從援助的接受國變成援助的提供國,目的正當、程序合法的對外援助,是台灣與國際互動、增進友誼的最好方式。

馬英九在總統府接見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署長拉吉夫‧沙赫(Rajiv Shah)等4人。他指出,沙赫是美國對外援助事務的官員,相當於副國務卿的高層官員,此行來訪,盼能分享對外援助經驗。

馬英九指出,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是少數從接受外國援助的國家,經過長期努力發展,而成為對外輸出援助的國家,「我們從一個援助的接受國,變成援助的提供國」。

他說,1950年代開始,美國即扮演援助台灣的重要角色,約有15年,總金額達到15億美元,對於當時的台灣確實是有非常大的幫助。1965年,美國政府停止援助,「告訴我們說,你們已經從受援國家當中畢業了」。

馬英九指出,當時台灣就已開始對非洲的國家提供農業技術援助,並逐步發展援外體系,成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包括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力資源發展、還有人道援助等各方面提供援助。

他強調,上任後,對外援助強調目的正當、程序合法、執行有效,否則除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困擾外,還會被稱為金援外交,「這3年來非常謹慎的執行這樣一個政策」。

馬英九指出,對國際間的天然災害也積極參與援助,包括2008年中國大陸汶川震災、2010年海地震災等,今年3月日本震災等,其中最受矚目是對日本的援助,也因此使得台日關係變得更密切、友好。

他說,台灣政府高度重視外援工作,「在我們外交工作相對孤立的情況下,外援是我們能夠跟國際社會保持良好互動、增進友誼的最好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