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研发首个商用茶新品种 台茶26号面世

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28日举行记者会,正式推出台湾第一个商用茶新品种“台茶26号”。(赖玟茹/大纪元)
人气: 4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徐乃义台湾台北报导)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结构的改变及年轻消费族群茶饮型态的转变,促使国内瓶装、罐装即饮及手摇饮市场蓬勃发展,商用茶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农业部茶叶改良场(以下简称茶改场)选育出台湾首个台湾商用茶新品种“台茶26号”,适合制作为绿茶与红茶,萃取量是进口茶叶的2~3倍,未来除供应国内,将销往美国、日本及欧洲市场。

台茶26号发表记者会研发团队大合照。
台茶26号发表记者会研发团队大合照。(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提供)

茶改场场长苏宗振2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次培育出的“台茶26号”是我国正式推出的第一个商用茶新品种,6月通过审查命名。培育“台茶26号”的缘由,主要是因应气候变迁对茶树造成的冲击及采茶缺工问题。

苏宗振向《大纪元时报》表示,台湾茶每年生产、种植1.2万公顷,大概平均生产1.4万吨,大多以精致茶为主,部分作为商用茶,所以商用茶以进口茶叶为大宗,绿茶及红茶共计3万公吨。现在看到台茶26号深具潜力,同样的价格,其萃取量比进口茶叶多2~3倍。

新品种农艺特性如下:一、茶树生长势强、产量高:植株生长旺盛且树冠幅大,不仅采摘面积广,单位面积茶芽密度为青心柑仔的两倍多。据112年夏、秋及冬季机械采收茶菁产量推估,单季平均产量每公顷约3.3公吨,比一般绿茶品种青心柑仔高出两倍。夏季时较不怕叶螨,耐病虫害,耐旱、需水量低。

二、茶菁不易纤维化,适制性广:茶树生长期间茶菁的鲜嫩度持久,采摘期长,相对可制造品质优异的商用绿茶及红茶;三、茶芽直立,适合机械采收:若以乘坐式采茶机(换袋式,2人/组)采收,每天可达1~1.5公顷作业效率;双人式采茶机(3人/组)作业效率约为0.5公顷/天;相较于一般人工手采,每公顷需高达约90人次的采工。新品种具茶芽直立的特性,非常适合机械采收,解决采茶缺工问题也降低茶叶的生产成本。

台茶26号的总非游离型儿茶素与总游离型儿茶素比值及咖啡因含量等均比进口茶高。副场长邱垂丰说明,换算下来,其生产成本与进口茶差不多,但萃取率更高,可用更少的茶叶泡出同样浓度的茶汤风味。

台茶26号命名通过后,接下来申请品种权、繁殖树苗,最快两年后农民才能买到树苗,树苗种下后,快则三年、慢则五年便可收成、制茶。换言之,国人想喝到台茶26号,至少还要等五年。

苏宗振说,未来目标是商用茶都能以国产茶替代,将比率从10%调升至50%,除了供应国内,结合茶改场过去研发的商用速萃制程新技术,制造出商用速萃绿茶或红茶能够进军国际市场,以三品策略(品种、品质、品牌)商用模式抢攻国际市场,主要锁定美国、日本及欧洲市场,目前已有三家厂商表达技转意愿。◇

责任编辑:林勤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