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訴訟 引發美南方禮儀式微論戰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余湘薇編譯報導)相較於美國其他地區,一般認為南方各州的特色是保守、維護傳統、講究言行合乎禮節且儀態端莊。然而,近日一宗發生在喬治亞州的種族歧視案件判定敗訴,引發了不同爭議,有報導指稱,南方的禮儀文化已日漸衰微。

據《紐約時報》報導,此案件發生於2006年8月,兩位黑人男性(一為前職籃球員,一為律師)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一家高檔酒吧餐廳用餐,正當他們坐在吧檯享用開胃菜時,酒保表示要招待他們喝飲料,請兩人讓位給後方等候座位的兩位白人女性。因為兩位男士堅持不讓位,雙方起了爭執,店家最後出動警衛將兩位送出場。後來兩位顧客控告這家菲普士酒館(The Tavern at Phipps),藉南方禮儀(Southern hospitality)之名,行種族歧視之實,求償300萬美元。2011年9月中,經過一星期聽取有效證詞,陪審團最後判定酒館無罪。

南方禮儀?種族歧視?

判決結果發布後,眼見菲普士酒館案,以及社會上越來越多民眾和政治人物的言行與優雅的傳統禮儀規範背道而馳,許多南方文化學者和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不禁懷疑,南方特有的禮儀傳統是否已經受創,甚至已不復在。密西西比大學(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美國歷史與南方文化教授威爾森(Charles Reagan Wilson)表示,禮儀是南方人身分認同的核心之一,但它再也不受重視了,已逐漸式微。

另一方面,菲普士酒館老闆格林邦(Greg Greenbaum)不諱言,女客人多了確實能吸引更多男士上門,請男士讓位是酒館經營上的考量;但他也強調,在滿座時優先讓位給女士,是體現傳統南方禮儀的做法。

然而,多家媒體皆報導,原告律師引述幾位前菲普士酒館員工的證詞指出,格林邦所指的南方禮儀,其實是要員工怠慢黑人顧客。此外,格林邦還限制店內雇用黑人員工的人數,並要求員工在繁忙時段,故意拖延服務黑人顧客的時間,以免黑人顧客多了會引來一些黑人惡棍出沒等。他們認為格林邦其實是把南方禮儀和種族歧視混為一談。

過去在女人和黑人被視為次等公民的年代,嚴格的禮儀規範和服從一直被用以鞏固社會秩序。自1876至1965年,美國南方實行種族隔離制度,亦即吉姆克羅法(Jim Crow Laws)。黑人與白人必須遵守嚴苛的禮儀規範,以粉飾、維持和鞏固那套嚴格的種族歧視制度。南方人以禮待人的傳統也因而傳承下來。

禮儀文化如何因應時代變遷

如今隨著時代變遷,南方人仍努力維持傳統文化價值,而自南北戰爭後,任何南方禮儀的式微,南方人大都歸咎於北方人;此外,新移民也是重要原因。過去10年內,其他州和海外移民大量湧入南部各州。從2000至2010間,南方人口增長14.3%,是全美人口成長最快的地區。

不過,學者認為,在數字通訊的進步和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許多南方地區不像過去那麼封閉,再加上美國政壇好辯之風比以前更興盛,南方各州受不景氣衝擊又普遍存在經濟上的不安全感,這些都促使南方禮儀文化加速沒落。

有些人認為,南方禮儀的衰退在大城市似乎比鄉村地區還快,在鄉下問路,還有可能最後受邀至當地人家中用餐。而媒體專家格蘭德(Saahara Glaude)指,許多移居至亞特蘭大及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的人,是為了遠離大城市的生活壓力。以往人們基於同種族或同宗教能建立起可靠的密切關係,如今大量外來人口使這種關係無從生根。

即使是南方人最講究禮儀的場合——婚禮上,社交禮儀也逐漸沒落。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Raleigh)一家婚禮公司的老闆克拉克(Barbara S. Clark)就表示,過去新娘讓賓客感到賓至如歸的程度,是婚禮成功與否的關鍵,如今婚禮變成一項自私的活動,大多是新郎和新娘自己說了算,就看新人如何安排。

禮儀也創造出南方著名的「保佑你心」(Bless your heart)文化,也就是即使不是真的發自內心,也表現出有禮貌的樣子。與威爾森教授共同編輯《南方文化百科全書》(The Encyclopedia of Southern Culture)的北卡羅來納大學民俗學家菲瑞斯(William Ferris)表示,禮貌通常是人際之間保持距離、保留個人空間的方式。現在如果某人對你有禮貌,最好小心點,想一想禮貌背後隱含的意義。

但許多人則認為,打破一個過去只讓少數人擁有權利、少數人參與公眾事務討論的舊體制,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南方烹飪專家杜普莉(Nathalie Dupree)表示,南方人不像以前那樣拐彎抹角,或許不直接了當被解讀為是禮儀,然而她認為整體來說,現在南方人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南方來說這是好現象。

紮根家庭道德教育 重修禮教

伯明罕的小學2年級教師麥森(Dana Mason)感嘆道,在她任教的36年中,現在學生的禮儀水準最糟糕。她認為生活步調加快與家庭成員很少一同用餐是主因。在麥當勞吃漢堡、薯條,不太需要注重用餐和社交禮儀。

主張維護南方禮儀文化的人則堅稱,禮儀永遠是南方的特色。住在喬治亞州的麥克李奧德女士(Dorothy McLeod)就是南方文化的擁護者之一,她今年70歲,數十年來教導了數千名孩童跳社交舞和禮儀。她表示,孩子不懂禮儀主要原因是,雙薪家庭的父母壓力過大,孩子沒有適當的管教。但她對此毫不畏懼,堅持不放棄,她堅信南方人仍希望他們的孩子善良並且彬彬有禮。她說,南方人一定是這樣想,否則,她開的班就不會額滿了。

(責任編輯:陳俊村)

相關新聞
手機筆電風行 禮儀每況愈下
美姿禮儀常務理事:洗滌內心獲致平靜
出席威廉王子婚禮的禮儀須知
停車場空位在哪?禮儀小姐帶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