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中國山寨風吹向奢侈品紙袋

人氣 3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惟真綜合報導)眼下,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奢侈品消費,但對於收入水平和奢侈品消費尚有差距的群體來說,也要想辦法添置一些奢侈品「裝點門面」,這種消費往往並非出於實際需要,而更多是為了炫耀和滿足「面子」,而這樣的「面子消費」也讓山寨版的奢侈品購物紙袋成了熱銷商品。有分析人士認為,是不良的社會風氣造成了「面子消費」的風氣蔓延。

在網絡商城上搜索,印有愛馬仕(Hermes)、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兒(Chanel)、Prada和巴寶莉(Burberry)等各種國際名牌的包裝紙袋應有盡有,而且極具中國特色的是,大多數紙袋都是山寨貨,價格從5元到200元不等。這些山寨品牌紙袋即使商家不做推廣,沒有櫥窗,依舊有著成百上千的銷量。

張女士說,她身邊的白領們普遍認為,用奢侈品裝點自己會讓自己更有面子,利於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工作業務的開展。而一些人購買奢侈品實在有壓力,就開始想別的辦法。

徐小姐從網上花50元買了一個LV紙袋,此後不論是逛街還是購物,她都會提著這個紙袋。她說,覺得挺有面子的。走在街上也能招來不少回頭率。

徐小姐說,她個人很喜歡奢侈品,但捨不得買。不久前,她看到一個閨蜜提著一個GUCCI的紙袋逛街很是羨慕,一問才知,原來是在網店購買的名牌紙袋,於是她也買了一個。

除了購物紙袋,各種奢侈品牌的購物小票、說明書、吊牌等也在網店裡明碼標價,網上甚至開始流行一種「面子」攻略:如何用最少的錢,擁有一個名牌包?方法就是買一個仿製品,再買一套購物小票和名牌包紙袋。

一位網友在購買了多個品牌的包裝袋後留言說:哥買的不是紙袋,而是身份、心情和面子。而這種「面子消費」、「超前消費」現象在不少年輕人中已司空見慣,在大學校園中也非常普遍,從服飾到手機、電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品牌效應」。

據《中國青年報》對1,10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2%的人確認身邊年輕人的面子消費現象普遍。排名前三位的領域分別是服飾、禮品和汽車。

調查發現,「面子消費」不僅限於富裕群體,城市白領乃至新生代農民工,都願意為「面子消費」買單。這種消費雖然裝點了「面子」但也讓一些人因此背負起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

山寨品牌紙袋在中國大陸熱銷也引發美國媒體的關注。《華爾街日報》27日一篇題為《中國山寨風吹向奢侈品紙袋》的報導指出,長久以來﹐有能力顯擺古琦(Gucci)和香奈兒(Chanel)購物袋一直是吸引中國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的一個因素。但如今中國愛炫耀的高端消費者意識到﹐沒有必要花幾千元人民幣買一個在網上很少錢就能買到的袋子。

報導說,山寨昂貴紙袋市場的崛起表明了中國消費者對身份標誌在乎的程度﹐以及品牌在中國所扮演的角色。炫耀是奢侈品行業在中國繁榮發展的主要原因。據投資研究集團里昂證券亞太市場(CLSA Asia-Pacific Markets)估計﹐作為世界增長最快的奢侈品市場﹐中國即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對名牌紙袋熱銷這一現象,心理專家認為,時下攀比心理盛行,不少人以為只有穿名牌、用名牌才是幸福的生活,實際上這只是尋求短暫的心理平衡,這樣的生活並不真實。看淡品牌,平凡的生活更容易快樂。

有分析人士指出,「面子消費」的風氣蔓延,是受了不良社會氛圍的影響。一些政府官員和所謂「成功人士」不務實際講排場、追求「面子」,有很強的示範效應,商家也紛紛利用這些心理進行宣傳炒作,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相關新聞
納斯達克加強審查中港企業IPO 防暴漲暴跌
【菁英論壇】缺錢缺瘋了 中共向民企開刀
比亞迪稱被「惡意詆毀」 砸重金懸賞查證
小米SU7上市兩個月 車主開始賣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