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民農業轉型 成立當歸產銷班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4日電)花蓮農改場協助原住民農友轉型種植高經濟作物,在花蓮縣吉安鄉輔導成立原住民當歸產銷班,採取無毒農耕方式生產中藥材當歸,幫助原住民農友轉型種植高經濟作物。

花蓮原住民農友大多種植低經濟作物,導致獲利微薄難以維持生計,花蓮農改場為協助原住民農業發展,在吉安鄉輔導成立原住民當歸產銷班,從稻作轉型種植高經濟作物當歸。

花蓮農改場指出,當歸是國人常見的食補養生中藥材,但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的大量當歸品質良莠不齊,讓消費者感到憂慮,因此農改場選擇市場需求量大的當歸,輔導原住民農友發展本土當歸產業。

吉安鄉原住民農友當歸產銷班於民國98年輔導成立,班員總共有9人,大多是吉安鄉內的阿美族農友,班員平均年紀達59歲,經營規模約6公頃,採取無毒農耕方式。

當歸產銷班長陳任生表示,種植水稻雖然辛苦,獲利又不高,但至少大家對於種稻都很熟悉,所以當初要從稻作轉種當歸時,在不清楚作物特性下,大家心裡確實都很掙扎,不過農改場全力提供生產、培育和管理技術,現在大家心裡都很踏實。

在解決當歸生產技術等問題後,最讓產銷班員傷腦筋的還是行銷通路的問題。花蓮農改場對於這個問題,不僅積極調整栽培品種,以配合冬令進補時節上市的時間,並進行冷凍儲藏試驗,提供採收處理技術的服務。

花蓮農改場也積極協助產銷班與農會、商家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契作關係,讓產銷班員能安心生產,全力發展本土當歸產業。

花蓮農改場表示,吉安鄉原住民當歸產銷班是全台唯一由原住民組成的當歸產銷班,在發展初期難免會遇到困難,未來除將全力凸顯當歸作物的特色外,也將積極協助開拓行銷通路,讓原住民當歸產銷班能成為原民農業產銷班的典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