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2011年被忽視的十大新聞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05日訊】近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刊文評選出2011年被忽視的10大新聞,並稱,這10大新聞可能在2012年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

1. 印度加強發展軍力

印度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根據武器監督機構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11年的一份報告,2006年到2010年印度武器交易量佔到全球的9%,大部份武器來自俄羅斯。而位於華盛頓的「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估計,到2015年,印度將在武器現代化方面花費800億美元。

五角大樓的《2010年四年國防回顧》表示歡迎印度「在地區事務中扮演更有影響力的角色」,包括在印度洋領域。

2. 「新歐洲」不再愛戀歐元

兩年前,加入歐元區被當做解決東歐國家債務憂慮的靈丹妙藥。然而擁有10年歷史的歐元遇到了更大的麻煩,希臘和意大利等國遇到嚴重的債務問題,使得歐盟遇到很大挑戰,目前那些曾經一直試圖加入歐元區的東歐國家也開始動搖是否加入或加入的時間。

波蘭本該在2012年加入歐元區,但這一進程被無限期擱置了。4月份,保加利亞的中右翼政府推遲了2013年加入歐元區的計劃,說還要再考慮。羅馬尼亞總統也說,2015年加入歐元區的計劃要推遲「一、兩年」。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本來熱衷於在愛沙尼亞後加入歐元區,但現在兩國都表示,目前的時間表有點不切實際,立陶宛央行行長也警告說,歐元區成員地位「不是得不到就得死」。

3. 墨西哥毒品戰爭蔓延至中美洲

墨西哥北部邊境的毒品暴力已經成為美國面臨的主要政治問題,但是衝突給南部國家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卻較少獲得重視。錫那羅亞(Sinaloa)和澤塔斯(Zetas)等販毒集團的黑幫為了躲避墨西哥政府的打擊,一直試圖開闢新領域,它們在政治動盪的中美洲開了更多的毒品商店。

目前,中美洲的7個國家全部都登上了白宮制定的主要販毒國名單。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中心報告顯示,經墨西哥進入美國的可卡因有60%首先要經過中美洲國家。在過去5年中,這7個國家中有4個國家的殺人案件發生率大幅上升,在洪都拉斯翻了一番還多。

5月份,危地馬拉見證了1996年內戰後最慘烈的大屠殺,27人在該國北部遭到販毒黑幫斬首。整個地區基本上都處於墨西哥第二大販毒集團澤塔斯的控制之下,這個組織擁有機關鎗、火箭彈,甚至自己還在叢林裡建了飛機跑道。今年初的幾個月裡,危地馬拉政府對墨西哥販毒集團展開了大規模武裝清剿,但是失敗了。有很多報導說,危地馬拉官員接受了販毒集團的回扣,或者參與了販毒活動。

截至目前,可卡因只在能夠種植古柯葉的南美洲安第斯地區生產。但是在3月份,在洪都拉斯發現了第一個可卡因加工實驗室。而犯罪率猛增的薩爾瓦多,錫那羅亞和澤塔斯據信與當地黑幫建立了聯繫,如臭名昭著的馬拉薩爾瓦杜恰(Mara Salvatrucha)集團。

4. 駱駝數量銳減

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沙特肉用駱駝的存欄量從1997年的42.6萬頭下降到現在的26萬頭,降幅39%;巴基斯坦的駱駝數量現在已經降至70萬頭。從1994年到2004年,亞洲駱駝數量總數下降了20%。

在飽受饑荒困擾的索馬里,有報導稱,這些可用於為許多家庭提供運輸、生計或者食物的駱駝大量死亡,一些部落裡的人報告說他們損失了一半的駱駝。在非洲以前的饑荒中,駱駝被視為人類死亡的早期信號。一位索馬里老人2009年對聯合國綜合區域信息網(IRIN)說:「駱駝是最後死亡的動物,一旦駱駝開始死亡,人開始死亡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5. 美國打擊非法移民

2012年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正在爭論誰能夠更好地保衛美墨邊境,同時也在批評各州向非法移民提供服務,而正當此時,白宮正在悄悄地對非法移民活動展開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打擊。雖然奧巴馬曾承諾進行全面的移民改革(對此國會不斷作梗),遣返數量還是達到了歷史最高值。

2010年,美國破記錄地遣返了39.2萬名非法外國人,而在過去的這個財年裡,遣返數量接近40萬。截至10月,奧巴馬政府已經累計遣返了將近120萬人,而小布什政府在8年中才一共遣返了150萬人。奧巴馬政府還對僱傭非法移民的僱主進行了打擊。對比奧巴馬政府的第一年和小布什政府的最後一年,受到調查的企業數量增加了一倍。

6. 巴基斯坦的另外一場戰爭

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面積最大的省,佔到該國國土面積的48%,該地區是分離主義組織暴力活動最活躍的地區(有時稱作巴基斯坦的秘密戰爭),卻遠不如該國的其它危機那樣吸引眼球。

在俾路支省,主要天然氣管線多次發生爆炸,殺害旁遮普省移民的事時有發生,還時有對政要及石油公司員工的暗殺事件。

2010年,巴基斯坦政府對俾路支省軍事打擊也非常殘酷,這一趨勢也延續到了2011年。一份「人權觀察」的報告顯示,在今年1月到6月,可能由巴基斯坦安全部隊實施的「殺戮並拋棄」行動中,有150人喪生,他們大多是俾路支分離勢力中的年輕人。

總部位於省政府奎達(Quetta)的塔利班在該國與阿富汗800英里長的邊境自由出入。這個人煙稀少的地區也成為了走私販和伊朗反叛組織的避風港。

7. 海盜全球化

截至2011年10月份,索馬里海盜已經發起了199次攻擊,而去年同期只有126次。但不幸的是,儘管人們認為近年來海盜已經在其它地區得到遏制,但海盜也沒有局限在亞丁灣,全球海盜正在大幅反彈。

今年,石油資源豐富的幾內亞灣海盜案例大幅飆升。2011年貝寧沿岸地區有19次海盜襲擊報導,而2010年一起都沒有。此外,尼日利亞沿岸發生了6起,加納沿岸發生了3起,而且似乎還有更多案例沒有報導。

西非的海盜相比索馬里海盜更加傳統,他們傾向於搶劫船上貨物而不是綁架勒索。同時,印度尼西亞國際商會今年報告,海盜襲擊達到了2007年以來的最高點。即使是在從沒聽說過海盜事件的秘魯,今年還發生了一起針對日本拖網漁船的襲擊,實施襲擊的犯罪集團自稱「海上強盜」。

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全球已經發生352起海盜事件,創下歷史記錄。

8. 亞洲新的非軍事區

2月4日到16日,東南亞地區的柬埔寨和泰國兩國由於柏威夏古寺的歸屬問題而發生持續交火,交火造成28人死亡,數千名平民無家可歸。「這是真正的戰爭,不是衝突」,柬埔寨首相洪森說。

柏威夏古寺建於11世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1962年,聯合國刑事法庭把這座曾為印度教寺廟現為佛教寺廟的聖地劃歸柬埔寨,但泰國從未接受這份判決。2008年至2011年8月,時任泰國總理的阿披實由於受到「黃衫軍」的壓力,派兵前往爭議地區。

這場發生在長期爭議地區的衝突,預示了這個地區越來越強的不穩定性。同時,泰國現總理英拉的哥哥、前總理和商界大亨他信,如果他回泰國,那也將成為潛在的引爆點。

9. 去核進程的停滯

儘管去年底,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俄羅斯批准了:美俄削減核武器新條約,但核武威脅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北朝鮮、伊朗的核問題仍未解決。

美國政府今年9月份發佈的責任報告稱,美國曾經向其他國家運輸了590磅「可用於製造武器」的核材料,這些材料不可能完全受控於美國。

同年6月份,6人因試圖出售價值為2,000萬美元的1公斤偷盜來的鈾物質而在摩爾多瓦被捕。聯合國的數據也顯示,過去15年間發生了500多起試圖跨境走私核物質的案件。

美俄削減核武器新條約是個進步,但是要實現全球無核化,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0. 盧旺達反常的變化

今年9月,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了一份與盧旺達的雙邊投資協議,這是1998年以來與撒哈拉以南國家間的第一份類似協議。美國國務院稱讚這份協議表現了「盧旺達經濟改革的承諾,有助於維持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和機會。」華盛頓方面希望這份協議能夠成為未來與其他國家簽訂類似協議的範本。

盧旺達的經濟改革一直被視為非洲國家少有的成功案例,過去5年間每年經濟增長率達到7%。該國總統保羅‧卡加梅在環境方面的倡議和女性在政府中的參與(議會下院中多一半議員為女性)也給他迎來了喝采。

但是卡加梅對民主的承諾出現了令人不安的信號。在去年總統選舉前夕,前圖西族領導人獲得了93%的支持率,當時主要反對黨的副主席和反對派報紙的執行編輯被謀殺,聯合國要求對此進行調查。

在過去兩年中,卡加梅政府關閉了批評政府的報紙,逮捕了主要軍方官員,以否認大屠殺為罪名關押了一名重要反對黨政治家。流亡南非的前盧旺達軍隊高官今年躲過了第二次暗殺,英國警方也警告在倫敦的盧旺達反對派他們有危險。

白宮對大選「表示關切」,但是美國政府仍然繼續支持卡加梅,甚至推動撤銷一個針對他的聯邦訴訟。很明顯,華盛頓在卡加梅身上壓了寶。不管卡加梅是好是壞,他給盧旺達帶來了穩定和持續的經濟發展。但是如果盧旺達的政治繼續這樣走下去,這種友誼可能很快就會變成債務。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日媒評日中關係10大新聞 多「心寒」
李明博當選 獲選為南韓今年10大新聞之首
告別2008  紐約10大新聞令人沮喪
年度10大新聞 苗栗夠精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