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雜記(7)盧森堡夏洛特女大公

巴頓 撰文

人氣 48

夏天在歐洲旅行,對中國人、東南亞人、美國人以及中美洲人來說,實為一種超值的避暑享受,儘管當時的歐洲也是夏天;而對於從南半球去的巴西、阿根廷、智利或大洋洲的遊客而言,則又是一種避寒趨暖的絕佳選擇。

進入歐洲腹地,例如法國的尼斯、里昂、巴黎以及盧森堡、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日內瓦、蘇黎世、因斯布魯克,還有維也納等等,雖都正值夏季,然而氣溫一概都在二十攝氏度上下。早晚則更為涼爽,晚上睡眠都要蓋被子,使人疑為仍在春天。空氣都很濕潤,白天晚上有晴有雨的,與夏天的奧克蘭和墨爾本的天氣極為相似。剛剛都是美妙的豔陽天,突然就會飄灑起小雨來,使大意的人,難免要淋濕頭髮和衣服,匆忙地找地方躲雨。

歐洲的夏天真乃是人間最好的天氣呀!起碼,就鄙人這次從六月二十八日到七月十三日的十六天而論,歐洲確實是不冷不熱、不乾不濕,非常舒服的。當然可以想見,歐洲的冬天卻很冷。我建議大家若要去歐洲旅遊,以北半球的夏天為宜。

在巴黎,我們住在巴黎大森林旁邊的 FORESTHILL HOTEL,吃住都比較滿意。這座大森林是巴黎的肺,能夠清除大都會的汙染,提供清潔的氧氣,保持巴黎適宜的氣溫。我們近水樓臺先得月,美美地享受了三個晚上,避開了巴黎這個大都會不可能沒有的污染與塵囂,我們都深感幸運。

當然,巴黎的市中心除開老佛爺百貨商場裡叫人窒息而外,我們所到之處也都是雲淡風清、氣爽神怡,保持住巴黎作為脂粉花都應該有的潔淨的環境。


法國騎警巡邏巴黎香榭麗舍大道。(BERTRAND GUAY/AFP/Getty Images)

然而,當我們一投入盧森堡的懷抱,站在意想不到地出現在我們面前的盧森堡大峽谷的邊岸上時,不論是巴黎大森林附近的清潔氛圍,還是被川流不息的機動車流嚴重汙染了的、可悲地現代化了的香榭麗舍大道……這巴黎的一切風流與華麗均顯得黯然失色了。

想不到這個只有四十萬人口的小小的大公國,居然還隱藏著如此瑰麗多姿的一個大峽谷!它不失險峻地提醒人們,我們來到了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座防禦重鎮的,被稱為「北部的直布羅陀」的著名要塞。


盧森堡大峽谷(攝影:巴頓)

這個大峽谷不同於美國的大峽谷的使人生畏,大峽谷裡佈滿深碧的樹林與淺綠的草地,草地旁邊還流淌著翡翠似的溪流,發著藍色的光彩。灰褐色的古堡嵌在綠樹叢中,向人們敍述著古往的歷史。鮮豔的紅色花壇在草地的包圍裡吐露著對生活的讚美!

在大峽谷上,被稱為歐洲十大名橋之一的亞當夫吊橋巍然屹立,而遠處那也是泛著鮮紅的具有獨特造型的夏洛特女大公橋,則向人們述說著一個二戰時英勇反抗希特勒佔領者的女大公夏洛特的感人故事:

原來,當法西斯佔領盧森堡時,係由夏洛特的姐姐擔任盧森堡的大公。這個大公在希特勒的淫威下害怕了,外逃了。妹妹夏洛特迫於嚴峻的形勢,承襲了大公的重任,帶領盧森堡公民奮起抗擊法西斯的侵略,大獲成功,最後迎來了盟軍對盧森堡的解救。而這位可敬佩的巾幗英雄卻壯列地犧牲了。盧森堡為了紀念她,就在大峽谷上建造了這座紅色的橋樑。這座橋樑像一根扁擔,兩頭承載著公理與道義。

在盧森堡小小的國土上,為了紀念二戰時的艱苦歲月與勝利,還有豎立在憲法廣場上的方尖碑。在方尖碑頂上站立著一個代表人民的金色女郎雕像,她手持花環感謝盟軍趕走法西斯,解救了盧森堡大公國。而這座方尖碑也就是盧森堡的二戰英雄紀念碑。憲法廣場也是座落在大峽谷的邊岸上。

在歐洲到處都是這樣的二戰勝利紀念碑。例如在比利時的拿破崙敗北的滑鐵盧附近,由於在1944年冬季至1945年的一次大規模戰役中,美軍在巴斯托涅(BASTOGNE)的死戰中犧牲了77,000名官兵,烈士的英魂在馬達森(MARDASSON)的自由碑那裡受到後人的憑弔。

希特勒獨裁專政對歐洲的蹂躪意味著歐洲人民將失去人生在世最可貴的自由。以捍衛自由與民主為其目的的盟軍的勝利,揭開了二十世紀下半頁自由與民主在全球不斷取得勝利的歷史。自由與民主業已成為世界政治的主流。

然而,時至今日,如希特勒那樣的專制獨裁仍在一些地方奴役著人民,從二戰延續下來的反法西斯的戰鬥仍然任重道遠。我們決不能辜負像夏洛特和77,000名美國將士以其生命所賦予我們的重託。這才是對二戰死難將士與民眾的最好的紀念!

二零零四年九月十六日 @

相關新聞
最穩定富裕國家 梵蒂岡瑞典盧森堡居首
配合歐盟政策  盧森堡提高存款擔保額
盧森堡外交官:我被整台演出深深迷住了
盧森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