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過度捕撈將破壞海洋生態

人氣 69

【大紀元2011年02月20日訊】 卑詩科學家週五在華盛頓州的報告會上,警告人們過度捕撈掠食魚類,將完全破壞未來的海洋生態系統,導致飼料魚無限制地增加,前景令人擔憂。
  
這些科學家警告說,人類過度捕撈掠食魚類,像鱈魚(Cod)、金槍魚(Tuna)等,將造成小魚數量大增,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甚至危害到海洋的天然組成。
  
這些科學家是卑詩大學UBC捕魚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對世界200多種生態環境的比較與研究中,發現目前全世界掠食類魚的數量比上世紀劇減了三分之二,而像毛鱗魚,沙丁魚和鳳尾魚這樣的飼料魚,卻增加了一倍多。
  
研究針對的時間段為一個多世紀,最早可以追溯到1880年。
  
UBC教授維利‧克瑞斯汀森(Villy Christensen)週五(2月18日)在華盛頓州北美先進科學協會上宣布此研究結果。他指出,海洋確實有大量魚類,可是裡面的結構大變,主要以小魚為主。
  
他表示,是人類捕撈影響了海洋生態系統的大魚,導致海洋「生病」了,而且這種「從上到下的捕撈食物鏈」,會最終改變海洋狀況。

令海洋生病與不健康

克瑞斯汀森以非洲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平原( Serengeti Plain)為例,表示如果獅子與美洲豹被移走,只剩下羚羊等食草動物,可能造成的後果是,「這些食草動物數量大增,而沒有掠食動物吃掉病的、老的或受傷的食草動物,那麼疾病將蔓延。」
  
他指出,如果海洋只有小魚類,將改變海洋的生態環境,而飼料魚類被人類用來食用、做魚油或農業肥料,如果這種從下至上的食物鏈破壞繼續,未來40年的海洋將成為農業肥料的農場。

小魚的繁殖將不受限制

克瑞斯汀森用「貓走了,耗子將沒有拘束」來形容目前的海洋狀況,認為小魚將不受限制地增長,前景是可怕的。
  
過去的40年裡,科學家們發現已經有54%的掠食魚減少,大多數魚為飼料魚類。為了有效地制止這種狀況發生,科學家們建議全球的捕撈業需要作出改變。
  
克瑞斯汀森指出,人們追求巨額的捕撈利潤,而且這種慾望沒有滿足的時候,導致海洋的魚類與海鮮日趨減少,而捕撈船隻卻日益增多,「這個現狀必須改變。」◇

相關新聞
卑詩省房主申請自住補助金7月初截止
物業經理:降息無助於溫哥華租戶買房
開發商Westbank涉拖欠印刷公司款項被起訴
卑詩公寓業主私裝熱泵被判罰2600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