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探訪中國社會的用工荒問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15日訊】每年過年後,中國沿海總會出現「用工荒」、「招工難」的問題,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中國社會「招工難」的問題反映出就業環境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對此,上個月底《工人日報》對數百位農民工進行問卷調查及個人採訪,深入探討中國社會缺工問題的真實原因。下載觀看

(新唐人記者曾耀賢、蕭宇綜合報導)《工人日報》指出,按照經濟學的常識,勞動力由供需市場決定價格。中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出現缺工現象意味著勞動力供給比需求小,農民工應可享受工資待遇的提升,以及保險、福利上的改善。遺憾的是,《工人日報》記者在對數百位農民工的個案採訪及問卷分析後,始終得不到這樣的答案。

報導說,近兩年來農民工的工資雖有提高,求職時也獲得了一定的選擇權,但也只有如此,他們依然得不到其他關於勞動合同、社會保險,與勞動保護等基本保障。

報導還發現,不少企業之所以招工難,可能與不簽勞動合同,工資不夠吸引人,或員工覺的不受到關愛等有關。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近年來,農民工後備力量以每年600萬人的速度遞減,2008年以來總計減少了2000萬人。也就是農民工願意離鄉背景,投入城鎮就業市場的人口確實越來越少了。

上個世紀60年代,日本政府在面對「用工荒」問題時,採取了「促進技術升級」和「調整產業結構」等方法,不但解決了缺工問題,也保障勞工的技術升級與福利。反觀中國這三十多年來,廉價的勞動力為組裝和加工導向的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利潤,但廣大農民工卻沒能得到技術升級與基本的勞動保障。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這個月12號(三月十二號)日本宮城發生大地震後,一位中國網友(新浪微網志,藍樂)說:日本地震避難,街上的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便利商店免費,大型超市開放給民眾避難,因為日本說發展經濟是為了讓國民幸福。但是在雲南災區領取帳篷的民眾要先交押金,那一刻(中共)政府讓所有凝聚力都變成了豆腐花。

網民感歎,不是日本太好,而是中共政府做得太差!或許這給為甚麼農民工寧願回鄉,也不願留下來工作的缺工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相關新聞
「還是缺!」從中國沿海蔓延西部的用工荒
北京年末用工荒 市民「拼保姆」
珠三角浮現「用工荒」
過年用工荒逼出企業「最雷人放假通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