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詮釋「戰歌」:悲傷而有精神意義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耶魯大學法學系教授蔡美兒(Amy Chua)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解釋了她的新書《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中「戰歌」一詞的含義。在此之前這本體現東方教育方式以及價值觀的書已經在西方社會造成了不小的震動。

「虎媽」是指對子女進行嚴厲教育的母親。2011年1月8日,蔡美兒為「全球媽咪戰爭」開了第一炮,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中國母親何以更優越」一文引發東西方子女教養方法的爭議。

蔡美兒自稱自己是「虎媽」,並舉極端例稱,有一次女兒一首鋼琴曲彈不好,她就要求女兒練到深夜,期間不讓她吃飯,也不能去洗手間。還有一次,她在一個晚宴上告訴所有客人,她在大女兒沒有禮貌時喊她 「廢物」 ,讓客人們都覺得坐立不安。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母親和兩個女兒,以及兩隻狗的故事。這原應該是一本關於華裔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更優於西方父母的故事。但取而代之的,它是一本關於文化衝突、包含一絲榮譽,以及我曾經如何向一個13歲孩子屈服的故事。」

據蔡美兒的介紹,這是《虎媽戰歌》一書封面上的三句話,雖然很短,卻包含了一個母親的溫柔、堅持、掙扎和反思,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每一位父母在回首孩子的教育之路時可能都有著他們各自的「失敗與偉大」。

蔡美兒認為這本書是一家人的作品(Family Project),和她之前寫的兩本書完全不同,「我第一本書花了八年來做研究,第二本用了五年,這一本是零,它更像我的日記」。書名也著實花了一番功夫,一開始她打算叫「華人媽媽養狗記」(Dog Raised by Chinese Moms),但後來覺得不太切題,便和先生Jed一起商量出用「戰歌」這個詞,代表她和女兒間的衝突和在美國採用華人教育模式所遇到的困境,蔡美兒說︰「其實Battle Hymn在英文中有點悲傷的味道,這個詞緣於二戰後,具有宗教和精神上的意義。」

她的母親也給了這本書以肯定的答覆,「按照傳統,媽媽不太習慣將家中的事公開化,所以其實這本書非常的不華人化(Unchinese),有一種反抗在其中,可是當她讀完,媽媽說她愛死了」。

相關新聞
深圳白虎媽媽再傳喜訊又產下五虎仔
伍茲談未來育兒經  將用虎媽泰式管教啟發
舊金山動物園傳喜訊  長頸鹿誕生虎媽咪懷孕
昆明「英雄虎媽」生6胞胎 連創3記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