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商人因應中共崩潰的指南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中東這幾個月的動盪使兩個問題受到關注。首先,獨裁政權在本質上是不穩定的。第二,這對企業也帶來了一些大問題。應該考慮到公司在撤離人員、保護實體資產或維持供應鏈時能盡可能順利。這些問題可不可能發生在也是獨裁政權的中國﹖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史登伯格(Joseph Sternberg)7日文章指出,有人也許認為這不可能發生在中國?可是四個月前,也沒有人預料到突尼西亞、埃及、敘利亞、巴林、也門和利比亞馬上會有大動盪。雖然人民對政府不滿的跡象很明顯,這些獨裁政府似乎都大權在握。

這和今天中國的情況一模一樣。人民對通貨膨脹和官員腐敗的不滿快速升高,而政府今年的官方經濟增長目標又降到7%。

企業不用認為這個政權馬上會垮台,不過注意這些事情並擬訂一些計劃,以防萬一是謹慎的作法。以下是如果中國出事時,讓你的業務免於陷入困境的簡介。

第一步是要認識到這件事情真的會發生,人性會假設現狀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最重要的問題是,外商對內亂沒有應變計劃。目前為止,這個理念也許還成立,最戲劇性的是1989年天安門廣場事件能被壓制下去。不過,東歐共產黨、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南韓的軍隊和埃及穆巴拉克都利用各種形式的鎮壓來維持權力,直到有一天失靈為止。假設這一天也會發生在中國是商人謹慎的作法。

其次,知道你的弱點。有些弱點很明顯,有些則不然。外國公司可能要保留在中國的外籍員工、地址和家屬的詳細名單,以便在最惡劣情況下要撤離時提供幫助。同時也要跟蹤可能在出差的主管,以防他們可能恰好在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的城市中。

考慮可能在內亂中出現的名譽風險。你的工廠是否被視為「外國的」,而可能成為當地居民眼中的解恨目標?你是否曾因僱用來自其他地區的廉價勞工而沒有雇用當地勞工而造成議論?你是否處於污染嚴重這類引發爭議的行業,這可能使你成為不滿群眾示威活動的目標。

在中國必須控管的最大風險可能就在眼前:供應鏈的安全。中國作為全球低成本工廠的地位意味著,如果嚴重的政治出現,許多企業會發現自己在中國之外的工廠很難取得零組件來組裝成品,或是取得成品以上架出售。

因埃及突發罷工或日本地震而措手不及的企業,已經從痛苦中認識到這一點。

關鍵是要分散供應鏈,一些公司已經採用這個做法。這樣做不一定便宜。不過,這些在其他國家投資小量超額產能或是購買供應鏈中斷保險的公司、有一天可能會發現,這些額外的費用值得付出。

還有上百種其他情況:公司必須提前思考如何應付不同程度的混亂。什麼樣的事件會導致工廠關閉幾天,還是縮短工作時間,或是把員工家屬移到另一個地區,或是最壞的情況要完全撤離外籍員工?誰來做這些決定,根據什麼樣的信息來源,以及如何傳達這些決定等等。

中東的經驗顯示,專制主義對於企業不一定像它看起來那麼便宜。

相關新聞
國際投資大師預測中國房地產崩潰
國際投資大師預測中國經濟崩潰
房市泡沫—— 中國經濟在崩潰邊緣
草庵居士 : 中國經濟正走向崩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