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GPS手機監控官員 被指變相福利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近日,重慶酉陽縣給每個幹部都發放一部具有GPS定位功能的3G手機,要求他們24小時開機,接受跟蹤監督,購機費和通話費按相關規定由縣財政統一支付。日前,一篇題為《酉陽發GPS手機監管官員行蹤 一年82人次被通報》的報導被多家網站轉載,引起媒體和網民關注,成為焦點。由於該縣紀委相關負責人出面試圖澄清手機及通話費並非由縣財政支付,不禁讓人更懷疑手機監控的動機及效果。

發GPS手機 24小時監控官員

酉陽縣督查巡察辦公室工作人員張森對新華網記者介紹說,他們採取這種不定時抽取的方式,先對被跟蹤者進行GPS定位,再通過電話叫他們報告行蹤,如果發現他們謊報,將按相關規定進行重處。

經督查巡察辦公室同意,新華網記者隨機抽取13位持機者進行定位,發現對8人的定位失敗。經電信等部門查實得知,三人關機,其餘人員要麼是手機損壞,要麼是因信號問題無法接通。

酉陽縣紀委副書記母勇說,通過定位系統,跟蹤察看官員的活動情況,可有效防止領導幹部去不該去的地方,比如賭場或娛樂場所等,既讓幹部不敢亂作為,減少犯錯誤,又能及時發現和有效控制幹部不假外出的現象,能讓幹部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

重慶私營企業老總唐先生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共採取GPS定位來管理黨政幹部,這種做法只能證明現在中共的黨政幹部與組織離心離德,中共悲哀到只能依靠這種下三濫的刑偵手段來凝聚黨心;同時說明中共當局也知道體制內的這些人是爛泥扶不上牆。有能力、有正義感的人才不會在這攤污水裡混呢。這跟黑社會有甚麼區別?

通話費是否由縣財政支付成貓膩

縣委縣政府督查巡察辦公室的一份文件顯示,該縣被監管的黨政領導幹部涉及39個鄉鎮和106個縣級部門,對像為縣四大班子領導(書記縣長除外)、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級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和縣屬企事業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共239人。

母勇告訴新華網記者,這些手機均價約3000元,人手一部,全部納入國有資產管理。他說,每月每人最低消費的342元話費,採取與持機者的辦公電話捆綁的方式,統一由縣財政支付,多出的通話費由各持機人自行支付。母勇說,一部手機按3000元計,再加上一年的通話費,共需財政支付170萬元左右。

該報導被多家網站轉載,成媒體和網民關注的焦點。酉陽縣紀委新聞發言人肖立超隨後在大陸媒體上回應稱,新華網報導與我縣實際操作情況不符:一是手機購買經費不存在由財政支付,而是由縣電信公司免費提供;二是通話費不存在縣財政支付。

群眾眼睛比GPS管用

國際在線的阿計認為,高科技作為一種工具,既可以是一種監管手段,也可能成為反監管手段。事實上,酉陽當地持機官員頻頻發生手機「沒電」、「毀壞」的情形,而媒體記者對13位持機官員的抽查也發現竟有8人定位失敗。

阿計指出,更重要的是,運用GPS監管官員,其性質十分類似於竊聽、監視等極端手段,因其隱含著侵犯公民隱私權等權利的巨大風險。更應當看到,權力的越界或濫用往往具有某種傳遞性和示範性,難以想像,隱私權等個人空間受到不當干預的當地官員能夠善待普通百姓的合法權利。

私企老總唐先生也認為,被監控的官員要作假太簡單了,下班後把手機放在家裏,再設置一個呼叫轉移,想到哪裏花天酒地誰知道。用手機監控官員的做法只能說明縣領導要麼太弱智,要麼裝瘋賣傻、變相發放福利。

身為國家級貧困縣的酉陽也是重慶市貧困程度最深的兩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2007年當地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僅為 2573元。換言之,酉陽一個農民的年收入還不夠為官員的一部手機買單。這種成本高昂、效果可疑的奢侈型監管不僅浪費了納稅人的血汗,亦難免有借監管為名,行「公款手機」之實的嫌疑。

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難道群眾的眼睛還比不上一個沒有生命力的GPS?倘若能真正下決心用好群眾監督,又何必繞著彎兒去添置那些勞民傷財的GPS手機呢?

相關新聞
《江澤民其人》連環圖(7)
重慶福爾馬林浸泡血旺 網民:難怪唱紅歌
韋拓:兩會拍腦門 語不雷人死不休
黃天辰:從日本小學的130階逃生梯談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