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保護社區建築 南村申請古蹟認證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1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紐約報導)4月10日,格林尼治村古蹟保護社(Greenwich Village Society Historic Presevation)和生活在南村(South Village)蘇利文街(Sullivan Street)及附近街上的近百名居民在兒童協助中心(The Children Aids Society)的建築前集會,呼籲紐約市古蹟管理委員會立即批准南村附近的幾條街道為地標/古蹟建築或街區,因為位於蘇利文街中心的兒童協助中心 (The Children Aids Society)已經把建築放到房屋市場上待價而沽了。 

出席集會的市議員陳倩文表示,這個社區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這裡的建築也擁有自己的風格,而房主出於各種目的,希望賣掉自己的房產,買主則通常是要付出較高的代價才能得到房屋和土地,然後,為了賺錢,他們就會設計、建造各種各樣的建築,這裡只是其一,華埠的包喱街也是如此。並不是說老街就不能建新的建築,但是要考慮到風格的一致。

住在距兒童協助中心一個街區的華裔作曲家周老先生在這裡已經住了近半個世紀,他表示,他見證了這個社區的變遷,這裡原來是藝術家的聚居地,後來商業逐漸侵入,慢慢的有些不同風格的建築開始夾雜其中,住在這裡的人們從成分到風格也逐漸變化。他指著正對蘇利文街的一個空地說:「那塊地據說是一個華人買了,現在正在準備建高樓,樓上住人,樓下會開酒吧。」他接著表示,人們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來到這裡,許多人為了掙錢甚麼都做,但是人們並不知道掙更多的錢並不意味著更好的生活。

在這個社區住了30年的杜迪(Bill Duddy)先生自豪地表示,在過去的30年中,他去同一家理髮店,找同一個理髮師,原來的一切都是那麼溫馨,但是後來社區在慢慢的變化,這個地區原來有大量的「酒吧」,同一職業、愛好的人上同一個酒吧,早期的人們把這裡的整個社區當成是一個大學,人們在這裡享受、交流、切磋。杜迪先生比喻說:「但是現在,住在同一棟樓裡的人可能互相都不講話,像『殭屍』一樣。」 

兒童協助中心的代表在集會現場散發一個文字聲明,稱該中心將建築放到市場上,是為了更好的為紐約市兒童服務,由於意料之外的政府資金削減,賣樓是為了幫助位於布碌崙莫利三尼亞/東特蒙(Morrisania/East Tremont)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