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年轻育儿多辛苦 老来却多子多福

人气 23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4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王明编译报导)父母半夜为小孩喂奶、换尿布和忍受孩子莫名其妙的闹脾气,这种种付出证明终究是值得的。新的研究指出,父母年轻时,孩子越多越不快乐,但原先小孩较多的家庭,等小孩长大了,能为父母中年以后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欢乐。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老来靠子女的幸福,似乎印证在研究中40岁以上、有子女的父母身上。

生活科学网站(LiveScience.com)日前报导《人口与发展评论杂志》(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发表的新研究,显示随着孩子不断成长,育儿过程中不愉快的经验会逐渐淡去,40岁以上的父母若育有1到3个孩子,孩子越多越感到快乐。该研究的领头人,德国麦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院的穆斯基拉(Mikko Myrskyla)因此总结,生育孩子可视为对快乐的长期投资。

养儿育女一向被视为天伦之乐,但为人父母在克尽亲职与顾全个人身心健康之间常难两全。过去的研究指出,孩子生得越多,夫妻对婚姻的满意度会逐次递减。有子女的夫妇与没有子女的夫妻相比,也明显较不快乐;承担大半教养责任、又要兼顾工作的职业妇女,更是觉得蜡烛两头烧,既疲惫又沮丧。

该研究指出,过去研究亲职与个人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得出的结论往往没有经过比较分析,采样大多也只限于美国和北欧国家,相较之下该研究横跨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则广得多。

研究者根据《全球价值观普查报告》(World Values Surveys)1981-2005年的资料,研究了包括美国、中国等86个国家,超过20万名成年男性和女性,结果发现年龄低于30岁的父母,每多生一个孩子,快乐感就递减。30-39岁、小孩数量在4个以内的父母,与无子女夫妇的快乐程度相当。

但是40-50岁、有1-3个孩子的父母,幸福感却比无子女的夫妇高。50岁以上的父母,无论有几个孩子,幸福感都比无子女者更高。上述结果与受访者的性别、收入或婚姻状态无关。


作家席尼尔认为,现代父母越来越保护孩子,为了提高孩子的竞争力,费尽心思与金钱,所以父母们倍感压力,无法静心享受亲子之乐。(Clipart.com)

这项研究解释了,长久以来研究结果悖离传统观念之处:一般人认为小孩是幸福感的根源,但是之前的研究却一致显示,小孩生得越多,幸福感越低。穆斯基拉说明,由于幸福感在年龄上呈现的趋势,与性别、收入、婚姻状态,甚至生育率都没有关联,那就必须从父母亲所处的不同生命阶段的角度,才能充分解释这个情况。

事实上,研究结果背后的成因不难推知。随着孩子成长,需要的照顾越来越少,父母的压力日渐变小,成年子女也成为父母的支柱。尤其在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等地,老人很少依赖政府的福利措施,较依靠孩子财务上的帮助。

然而在社会福利发达国家,无子女夫妇和有孩子的父母之间幸福感的差异都较小。西德、瑞士和奥地利的成年人,不管有无小孩,快乐程度非常近似。而且研究者分析各种背景因素后发现,“孩子”才是造成不生孩子的夫妻与育有小孩的夫妇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英美媒体多次热烈讨论亲职与个人幸福感孰轻孰重。尽管许多父母相信养儿育女会让自己快乐,但过去大部分的研究却不断重复相反的结论。一项研究显示,许多父母倾向于把亲职理想化,说服自己接受当时生育儿女的决定。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吉伯特(Daniel Gilbert)认为,人类本来就不擅于预知,哪些事物能让我们真正感到快乐;养儿育女使人有超越世俗的片刻体验,却无法全面提升幸福感。

作家席尼尔(Jennifer Senior)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现今父母的育儿经验已经不同于过去,现代父母越来越保护孩子,为了提高孩子的竞争力,费尽心思与金钱,因此父母们倍感压力,无法静心享受亲子时间,甚至把亲子共处都当成沉闷琐碎的劳务,中产阶级和高收入家庭尤其如此。

就像中国人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养儿过程中父母过度担忧或干涉孩子的发展,其实是徒增困扰。

相关新闻
台内政部催生标语出炉 首奖100万
【新纪元】失败的一胎化政策
“虎妈”辩白:教养子女要“中西结合”
坏妈回应虎妈:西方放养孩子也能成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