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的戰歌》讀後 (中)

文/羅漢中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4月30日訊】(紐約訊)拿孩子互相比較的後果

虎媽認為很多做父母的常喜歡拿孩子們在容貌上、學習上、個性上、習慣上、孩子所唸的學校、所交的朋友上來作比較。很多心理學專家也特別對家中排行第二的孩子作了很多有趣的研究。他們認為,第二個孩子往往有很多特殊的人格性質,最常聽說的就是老二的反叛性很強。虎媽也不例外,她處處拿乖順的大女兒作為斥責比較二女兒的憑據。不僅在學琴方面批評二女兒不專心、不聽話、耍脾氣、不服從權威(此指老師)、不按牌理出牌,在一般為人處事上二女兒似乎也處處比不上姐姐。但做父母的忽視了,這樣拿自己孩子作比較的結果,卻造成了兄弟姊妹間惡性的競爭。

孩子們跟成人一樣是有自尊心的,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這個孩子經常受到自己父母的輕視、指責或批評為「不好」、「不優秀」、「不成材」、甚至「無用」時,這種的比較和看法在孩子耳濡目染中就被同化成他負面思想的一部份,而表現在外的就是平庸、無能、無上進、無進取心。當然這種常久被貶抑的情緒,在碰到一個小燃點時,也會造成他與父母、師長、或社會之間火爆的場面。虎媽在驚覺到這種因比較帶來的嚴重後果後,最後給二女兒一個自我決定、選擇的機會(她選擇了與姐姐不同的嗜好),最終使得父母無法拿蘋果和橘子來做比較,從而化解了這種在兄弟姊妹之間因比較帶來的惡性循環。

以身作則

虎媽在書中提到很多東、西方教育思想、理念、方式的不同。西方式教育的孩子: 想法多元、自主、尊重、自由、獨立等,這些也有東方父母、特別是居住在美國的華人父母可以借鏡的地方。但由於孩子在年幼時,個性、嗜好、性向、好習慣、好行為、健全人格的形成等都是後天可以塑造的。如果過於放任孩子,給予孩子過份的自由和選擇權,而缺乏父母的循循誘導時,孩子反而容易迷失在人類天然的惰性中。這些孩子在長大以後,要花數倍的時間、精力、金錢想重返正途時,就以為時已晚,變成了社會的負擔。

基於此,虎媽管教孩子似乎嚴格了一些,不許過夜、不許參加派對,不許這、不許那,不是沒有她的理由的。虎媽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在美國上一流的大學,受一流的教育,在美國過著中上階層的生活 (有名譽、財富和地位),她深知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競爭的重要,競爭的價值,它所有花費的代價幾乎對等於取得舒適生活的保障。她知道三歲小女兒要進學前資優班的重要,她知道學校學區會用何種考試工具來測驗幼童,她更知道如何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就要懂得律己,懂得遊戲規則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懂得盡孩子應盡的本份 (孩子當學生的職責就是把書唸好)。她自己就是這樣一路走來走向成功的,她進了哈佛,成了律師,成了耶魯大學法學系的教授,她給自己的女兒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我也讀到虎媽感性的一面:她的洋婆婆病重時,她把婆婆接來家照顧,目的是給女兒們樹立一個模範。身教不如言教,希望自己年老體衰時,兒女們也能用同樣的愛心照顧她。

語言學習

在語言能力發展上,虎媽很聰明,她在孩子牙牙學語時,刻意僱用了華人褓母來看護女兒(虎媽自己不會說中文),以便提供孩子一個自然學習中文的環境和機會。虎媽稱她的兩個女兒,非但中文說的好,中國字也寫的好。

一年前,筆者曾摘錄過美聯社一位資深女記者在「幼童——輕而易舉學雙語」一文中,陳述了科學家對幼兒學語言的研究報告。這位女記者稱幼兒的大腦很容易成為雙語或多種語言的「神經中樞電路」。科學家認為嬰兒與生俱來就有極強分辨各種獨特聲音的能力,但是這種辨音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學第二、第三或多種語言的黃金期是零到七歲。(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週三(4月27日),聯邦大選仍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早上與晚上都有候選人答辯會,這些候選人都來到學校,希望說服人們投自己一票,而教育、經濟、注射屋、環保都是人們關心的話題。
  • 華人家庭重視子女教育的傳統由來已久,「孟母三遷」的故事之深刻,影響人們至今。在美國,許多華人家長為了讓子女就讀最好的公立學校,不惜大費周章舉家搬遷到房產稅昂貴,但教育條件和生活學習環境都相對較好的學區。然而,隨著美國各州教育經費緊缺,此起彼伏的教師大裁員浪潮為公共教育系統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 (大紀元多倫多訊)2011年全加華文教育會議將於五月二十開幕,現正接受報名。
  • (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國民黨婦女部主任、台北市議員陳玉梅與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29日舉行新移民第二代的學齡前教育願景公聽會。陳玉梅表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每一個家庭以及台灣未來的希望,希望政府除了注重客家、原住民的發展,也能夠注意到新移民第二代的教育問題。
  • 加州社區大學日前提醒廣大學生與家長在稅項上節省開支﹔加州社區大學也可以透過國民機會稅項抵免計划幫助學生與家長,以分擔他們的大學教育開支。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