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里波利到阿富汗和伊拉克

組圖:澳紐軍團日濃縮澳洲歷史

人氣 87

文 / 李曉宇 攝影 / 李曉宇

【大紀元2011年05月01日訊】澳紐軍團日(Anzac Day – 4月25日)是澳洲和新西蘭最盛大的節日之一,今年已經第96屆了,肇始於紀念1915年在加里波利之戰中犧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軍團(簡稱澳紐軍團)的將士。西澳今年的節日紀念活動從淩晨4點半開始,到中午12點結束,有數萬人包括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參與了清晨和中午的祈儀儀式和上午的遊行。

加里波利戰役

加里波利戰役又稱達達尼爾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在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島的一場戰役。它始于一個英法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近十一個月的戰鬥後,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截止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1915年4月25日夜,根據聯軍作戰計劃的安排,在英軍登陸海麗絲岬(Cape Helles)之前,澳紐軍團應在近伽巴帖培(Gaba Tepe)的海灘登陸。由於澳紐軍團士兵大多沒有接受過夜間登陸訓練,再加上對半島地形一無所知,錯誤地登陸在目標以北的一個無名小灣(今澳紐軍團灣)。結果被土耳其軍隊壓制,陷入混戰和僵持。直到1916年1月9日,最後一名澳紐軍團士兵離開海灘後,一戰中這次最大的登陸戰宣告以失敗結束。

在這次戰役中,澳洲8709人戰死,19441人負傷;新西蘭2701人戰死,4852人負傷。澳紐軍團28150人在數目上僅屬加里波利戰役50萬聯軍的一小部份,但是這兩個年輕國家的部隊經常充當先鋒。當時的澳紐軍團以戰鬥頑強聞名。一戰中,新西蘭十分之一的人民(當時新西蘭總人口約100萬)在海外參與了戰役,新西蘭是參與是次戰爭的所有國家中,按人口計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澳大利亞則是這次戰爭中傷亡率最高的國家。因此4月25日這天被視為兩國最重大的節日。

祈禱和平 而非紀念勝利

西澳的戰爭紀念館位於珀斯的國王公園,這裡的活動淩晨4點半就開始了。國王公園內專為公眾設置的幾個室外大螢幕同時播放“澳紐精神”(Spirit of ANZAC)檔案影片,影片記錄了一戰和二戰期間澳紐軍團參加的主要戰役。

5點45分開始晨祈儀式,令人驚訝的是,今年有超過4萬人參加了國王公園的晨祈儀式,現場人山人海,繈褓中的嬰兒、孩童、少年、青壯年、老年人及殘障人士,當然還有現役、退役的軍人,摩肩接踵在黎明時曙光中等待祈禱的開始。

澳洲皇家海軍(HMAS)的司令官沃爾斯基(Brett Wolski)發表了演講,他說:“澳紐軍團日不同於澳洲和新西蘭日曆上的任何其他日子。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所有過去和現在的澳洲軍人和女兵。就在這個清晨,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澳洲國防部隊的男兵女兵們還在各自服役的地區守護著國家的利益,這些勇敢的人們承繼澳紐精神,給他們所服役的地區帶來和平、穩定和安全。”

之後11點的午祈儀式由澳洲皇家空軍的克拉斯(Craig Collas)神父主持祈禱。西澳總督邁克爾(Ken Michael)在開幕詞說:“我們在這裡不是紀念歷史的勝利,是為了和平與友誼。……我們紀念澳紐軍團注重團隊、勇敢堅忍和慷慨無私的精神–澳紐軍團精神……為了子孫後代的福澤,為了整個社會的和平。”

遊行濃縮澳洲歷史

正如活動主持人在晨祈儀式中所言,這一天澳洲人緬懷長眠於加里波利山谷的同胞,緬懷那些在法國、比利時、巴勒斯坦、希臘、克裏特島、黎巴嫩、敘利亞、馬來西亞、緬甸、新幾內亞、太平洋群島、朝鮮、越南、海灣、阿富汗和伊拉克等戰場上為和平、為國家捐軀的同胞們。

9點半開始的盛大遊行就講述了整部澳洲戰爭史,甚至可以說濃縮了整個近現代的世界戰爭史。從加里波利一直到阿富汗,各個時期、各個不同戰役的老兵或者已故老兵的親屬代表依次出場,極為震撼人心。

令人起敬的老兵們

賽弗頓(Denis Sefton)歷經馬來亞、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三次戰火的洗禮而倖存下來,他說每年都來參加遊行和晨祈儀式。賽弗頓看上去精神矍鑠,非常樂觀幽默。看到記者驚訝他經過三次戰爭而倖存的表情,他特意挺直胸膛,說:“瞧,我此刻還在這兒。”賽弗頓說他的父親死於一戰,他的繼父則參加了二戰。

普利迪(Michael Preedy)的父親1940年參加二戰,後來在馬來亞戰爭中死於新加坡,留下母親和他、還有他哥哥,那時他只有三歲。普利迪說他從未見過父親,但是每年這一天他都參加遊行,他說對自己而言這是個悲傷的日子,想著從未謀面的父親就會感到難過。

邁克拉裏恩(Roytlm McLaren)則表示澳紐軍團日慶祝和平和友誼的日子,沒有什麼值得悲傷的。


國王公園晨祈儀式結束後,人們列隊瞻仰兩次世界大戰陣亡將士紀念碑。(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我們不能遺忘。(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兩次世界大戰的代表隊在遊行中。(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皇家海軍老兵代表。(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二戰護士代表。(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澳洲皇家軍團西澳分部。(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澳洲帝國遠征軍代表。(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越戰老兵代表隊。(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越戰老兵。(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午間祈禱儀式。(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歷經馬來亞、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三次戰火洗禮的賽弗頓。(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皇家空軍通訊班。(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皇家空軍護士代表隊。(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皇家軍團五營。(攝影: 李曉宇 / 大紀元)

相關新聞
澳紐軍團日兩萬人將參加悉尼紀念遊行
澳代總理:澳紐軍團日集會聲援難民不合時宜
新西蘭各界人士紀念澳紐軍團日
澳洲悉尼十萬多人冒雨慶祝澳紐軍團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