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劍鋒:從有毒食品看農村的地位與農民的無奈

酈劍鋒

人氣 3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20日訊】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有毒食品氾濫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及農產品的猛烈關注。人們憤憤不平的是,堂堂中國竟然沒有一樣農副產品(包括食品)是可以讓人放心食用的,多年來所謂的「綠色食品」、「放心食品」不過是政府臆造出來的神話和用以掩蓋的遮羞布而已。

5月12日,江蘇鎮江更曝出「西瓜變地雷」的驚人新聞,百餘畝西瓜在成熟前疑不當使用「彭大增甜劑」而炸裂。很多人將目光放到農村、農民身上,甚至指責他們。其實,有多少人真正瞭解農村和農民呢?

中國是古老的農業國,農耕文明一直是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土地、農業是中華兒女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傳統農業講究以一家一戶為單位,過著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樸生活,數千年如此。

中共建政後,這一切正常的秩序都發生了顛倒和改變。合作化、人民公社及消滅私有制,農民失去了千百年來為依靠的土地。農村土地變成集體所有,連自留地都被當作「資本主義的尾巴」割掉。

更為嚴重的,中共以「過河拆橋」的方式,置所謂「工農聯盟」、「農民是主力軍」這個多年高喊的口號於不顧,人為地將農民趕往農村,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劃出一道鴻溝,使廣大農民從此淪為中國社會的二等公民,飽受城鄉二元結構之苦,成為中國最貧窮的階層。時至今日,在眾人的頭腦中,「農民工」就是農村的代名詞。

表面上,中共對農村好像挺重視,每年「兩會」標誌性的「一號提案」及「一號文件」都是有關農村的,「三農問題」(農村、農民、農業)似乎擺在重要地位。但這樣做的目的也僅僅在於穩定農村(因為人口眾多),在於將農村為全國生產更多的糧食、提供更多的勞動力!

如今,農民始終是中國最底層、最低下、最受歧視也最苦最累的,沒有享受到任何最基本的權利和生活保障,成為時代發展的「棄兒」。這可以說是中共最原始的「一國兩制」的惡果吧。

我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關於農民年收入的問題,每年各級政府公報中,農民的收入都會不斷提高,從未下降過,但這是「被提高」、「被統計」的結果。農民沒有工資和固定的生活來源,怎麼去計算他的年收入?因此很多地方在做統計時,只能把農民養的豬雞鴨鵝、打的糧食、燒的柴草等等全部算在內!

另一個就是種地給錢的問題,常常被不瞭解情況的人說成是政府的「恩惠」:農業稅減免了,種地還給錢!其實,據統計從2000—2005年一共減免454億元,按8億農民計算,每人每年減11.25元,每天約3分錢而已!

至於說種地每畝補助15元,豈不知種地的成本有多高?種子、化肥、農藥價格翻倍上升、犁地、鏟地等諸環節尚不包括人工費用,那一項不是增長有加?這樣下來,一畝地的收入屈指可數,寥寥無幾。這些年災害又多,對靠天吃飯的農民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農民的收入應該是很低的,很苦的,經濟條件不會是富裕的,人多、地少、貧窮這是中國農村的最基本寫照。

從另一個側面來講,由於對化肥、農藥長期又過分的依賴,不像以往還施點農家肥,致使土壤地力嚴重下降。如果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則莊稼幾乎不能正常生長。像果樹,一年不打上十幾遍藥,那幾乎不結果實。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說打藥施肥也確是無奈之舉。誰想這樣幹呢?費時費力費工費錢,既增加成本又污染土地和環境。

可以說,今天這一切不是農民本身的原因,而是政府歧視性的錯誤政策造成的。沒有人為的城鄉鴻溝與城鄉差距,就不會有這種局面的出現。

一個正常的社會,農業理應是最基礎性的行業,它是其它一切的基礎。但在中共統治下,農業僅僅是生產糧食的工具、機器,農村人口也僅僅是為建設提供勞動力而供人驅使。雖然經濟高速發展,然而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廣大農民卻從未享受到發展帶來的成果,且差距越來越大。農村沒有地位,經濟落後,發展緩慢;農民沒有人格,貧窮困難,成為被掠奪的對象。這就是問題的實質所在。農藥殘留也好,有毒食品也好,皆來源於此。實質問題不解決,任何解決之道都只能是膚淺的,捨本逐末。

但對中共來說,面對末日的恐慌,除了表面文章,它還能良心發現幡然悔悟?只有完全放棄對中共的幻想,中國人民才能走向光明的新紀元。@

相關新聞
大陸毒食品橫行 民指:反毒須反共
「低調」種菜 中共各級政府特供基地曝光
中共為保「九十」黨慶 禁曝光有毒食品
食品專業學生曝黑幕 教你如何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