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鸿源:防治天灾 借重大学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佳颖台北23日电)行政院政务委员李鸿源表示,为提升台湾第一线防救灾能量,必须将各大学视为重要的策略合作伙伴,平时积极演练,才能在灾害发生时更精确判断、加快应变速度。

由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外交部、行政院灾害防救办公室、内政部消防署、内政部建筑研究所,以及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7届“天然灾害减灾国际研习营”今天登场。

李鸿源以“台湾的减灾政策及行动方案”进行专题演讲,他表示,台湾是全球灾害潜势相对较高的国家,据世界银行报告,台湾有高达73%人口生存在易受3种灾害威胁的环境;其他约160个国家,大部分居民只面临1种灾害的威胁。

李鸿源说,台湾在面临灾害防治上最重要的挑战,是中央掌握的资讯,讯息要能快速、有效的传达给地方,落实到社区,并建立标准的应变流程。

李鸿源进一步说明,实际的做法,第 1步是训练地方政府官员,熟习灾害应变流程,让中央、地方、乡镇各级政府的能力能同时提升。

第2是一些即时资料的更新,像是各地区的灾害潜势图完成,让各级政府决策依据更精确。

第 3是结合各大学成为重要的策略伙伴,让学院对灾害的分析、判断能尽快提供给地方政府,做为行动的重要依据。如此一来,才能提升第一线防救灾能量。

与会学者也表示,台湾在灾害应变方面,地方政府的能量不像美国那么强,但处理灾害第一线的单位往往又是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政府对灾害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都依赖中央,灵活度势必降低。与大学合作,借助学校的资源、工具,能改善这点,提升地方政府应变能力。

也有教授表示,防灾、减灾是长久的工作,需要经验、知识累积,但目前台湾在公部门负责灾害防治的公务人员流动率很大,难以形成经验累积。

学者说,部分问题在于,台湾灾害防治的公务工作吃力不讨好,一旦发生问题,咎责压力大;但在日本,由于日本重视官员在灾害应变的表现,一般公务员要有面临灾害的应变经验,向社会证明自己是具备调度能力、值得信赖的人,才有更多升迁机会,因此可吸引更多有企图心的公务员加入防灾领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