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貼微薄 墨爾本首次購房者望房興歎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茹墨爾本編譯報導)墨爾本房價、房租雙雙上漲,為第一次購房苦苦打拼的人們要一邊付著租金,一邊積攢首期,雙重的經濟壓力令他們舉步維艱。現行的政府補貼幾乎是杯水車薪,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只能望房興歎。過去兩年裡,墨爾本的首次購房者減少一半以上。

據時代報報導,維省地產協會(REIV)的發言人Robert Larocca先生對首次購房者甚為擔憂,「2009年6月,4981個補貼發給了首次購房者,到了今年2月份,這個數字降到2153個,還不到兩年時間……首次購房者就減少了一半多。」

首次購房者退場也是導致目前房地產市場清淡的原因,但Larocca先生最大的擔憂是:那些買不起房子的人只能繼續租房,而現在的空置率如此低,房租在螺旋式的向上漲,他們的生活處境該有多艱難。Larocca先生說,首次購房者很難與投資者競爭,因為投資者已經積累了一大筆產權,而首次購房者只有政府提供的那麼一點補貼,遠遠跟不上房價上漲的步伐。「現在買一套75萬以下的舊房可獲得7000元的政府補貼,從2000年引進這一政策以來,這筆錢的數字從沒改變過,(除了金融危機時的臨時激勵政策),想想看現在房價比2000年時高了多少。」

維省政府近日宣佈,從7月1日起,首次購房者將獲得20%的印花稅減免,減免比例將逐漸增加,直到50%。「這意味著,如果你購買60萬的物業,你將節省印花稅$6200元,」Larocca先生說,「如果買40萬的物業,節省印花稅$3200元,所以還是一筆小有價值的優惠。」

「在維省大選時,我們強烈建議為首次購房者削減印花稅,很高興看到它真的發生了。循序漸進地減稅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人們不會因此而推遲購買。」

Larocca先生認為,降低印花稅的政策並沒有真正解決首次購房者面臨的困難。「墨爾本住房難以負擔的問題要通過多建房屋、增加居住密度來解決。」同時,買方代理Peter Rogozik先生也承認,補貼也好,印花稅也好,都是在兜圈子,並沒有觸及根本問題。「毫無疑問,首次購房者感到艱難是因為房子太貴,買不起,房價為什麼那麼高?是因為需求大於供給,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政府的補貼並沒有改變供求關係,他們做的就是給首次購房者多發2萬元錢,結果怎樣呢?房價又漲了2萬。」

Rogozik先生表示,應該在成熟地區多建房子,而不應只局限在城市邊緣的新區,因為開發新區首先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對環境和納稅人來說是額外的負擔。「這是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政府為什麼不做呢?」他說,「因為難度太大,要平衡很多利益關係。比如有些房子的景致可能被擋掉,屋主當然不干;或者當地居民對建高樓有牴觸心理;還要考慮是否會引起過度開發;有時要牽扯到強制性買地;如果靠近亞拉河或其它什麼河的,還要做調研,看看是否有河水上漲引發洪水的風險等。」

Rogozik先生說,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在Fishermans Bend,E-Gate和Moonee Valley等地建更多的房屋,這是令人鼓舞的好消息,這些開發項目會增加房屋供給,為首次購房者提供更多能負擔得起的房子。

巴拉瑞地產公司的Allister Morrison先生表示,郊區的一套新房價格在30萬至50萬之間,因此對郊區居民來說,首次購房補貼就是一筆可觀的資助。「比如說在巴拉瑞,如果有人要建一套新房,他能獲得$26,500的補貼,對很多人來說,這相當於首付了。」

首次購房者獲得的政府資助
● 在墨爾本市區購買75萬以下的舊房,可獲$7,000元的補貼
● 在墨爾本市區購買60萬以下的新房,獲額外補貼$13,000(共計$20,000元)
● 在郊區購買新房,獲額外補貼$6,500元(共計$26,500元)
● 從7月1日起,減20%印花稅,以後逐漸增加,直到2014年9月實現50%的印花稅減免。

相關新聞
一週跌400澳元 墨爾本房產創兩年暴跌記錄
墨爾本4.25燭光悼念 中領館人員酗酒挑釁
剝削6名留學生 墨爾本華裔夫婦被罰15萬
墨爾本好去處 (04.2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