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聯合廣場「台灣巡禮」 濃濃台灣風情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5月29日中午,艷陽高照,一年一度的大型戶外活動「台灣巡禮」(Passport to Taiwan)在曼哈頓聯合廣場熱鬧登場,有著濃濃台灣風情的音樂舞蹈表演、美味小吃、民俗技藝吸引了近萬名紐約民眾,場面火爆。
  
這是台灣同鄉會及多家旅居大紐約地區的台美人社團第十度在聯合廣場舉辦「台灣巡禮」,為慶祝美國國會於1999年為表彰台裔對美國的貢獻而頒定的台美傳統週(Taiwanese American Heritage Week),再次為紐約客帶來正宗的台美文化饗宴。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高振群(左二),紐約市議會健康委員會主席、市議員 Richard N. Gottfried(左一),與大紐約臺灣同鄉會會長林尚勝(右二)及活動策劃者許伯丞(右一)向觀眾致意。(大紀元圖片)


最吸引人的還是美名遠揚的台灣小吃。現場的十多個小吃攤位讓人吃到在台灣夜市裡才看得到的肉粽、豬血糕、刈包、碗粿、愛玉冰、刨冰、珍珠奶茶等,很多攤位前都是大排長龍。


「台灣巡禮」上的布景。(攝影:蔡溶/大紀元)



五位同學興高采烈的說「第一件事就是狂吃,把所有的小吃都吃一遍,然後再看其他民俗技藝表演。」。 (攝影︰蔡溶/大紀元)


在人氣最旺的刈包、碗粿、豬血糕攤位前,台裔周先生和朋友各自手捧著一碗傳統小吃,「解解鄉愁﹗小時候常吃碗粿、刈包,現在市場上不賣這個了,覺得很鄉下口味,但真的很好吃,(至今還)很讓我回味」周先生說。
  
當天也有不少第二代的台美人,與他們的台灣或西人朋友一起前來體會台灣風情。在美國長大的林先生說,19年前曾在台北嚐試過台灣美食,這是第一次來參加台灣巡禮活動,「感覺就兩個字﹕讚﹗爽﹗」他表示,印象中「家鄉的味道就是小吃,就像媽媽的味道」。和他一道前來的陳姓台灣同學興高采烈的說,他們五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狂吃,把所有的小吃都吃一遍,然後再看其他民俗技藝表演。」
  
波士頓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團長張昆帶領的團隊表演,有傳統舞蹈、擊鼓、扯鈴,節目豐富,為此次舞台演出增加許多傳統舞蹈的特色和亮點。


波士頓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團長張昆帶領的團隊表演,有傳統舞蹈、擊鼓、扯鈴,節目豐富,為此次舞台演出增加許多傳統舞蹈的特色和亮點。 (大紀元圖片)


舞台表演也吸引了不少人。在美國長大的台裔Bert和他的西人朋友Naim說,對台灣並不了解,轉了一圈最喜歡的是舞台表演,「好玩、熱鬧,我喜歡現代音樂」Naim說。林先生讓孩子騎在自己的脖子上遠遠的看著舞台,「這是我第三次來,感覺每次都有不同,節目越來越豐富、精彩,台灣特色的節目和現代表演混合,吸引本地人來看,推廣台灣文化,很好。」
  
從台灣到美國工作5年多的黃先生則不無遺憾的說,可惜傳統的介紹和整體的規劃還不夠, 「我很喜歡這些道地的台灣飲食,對了解台灣飲食的來說很熟悉的,就像為台灣人辦的遊園聚會,但對不了解的老外身份來看,就無法和台灣聯想到一起。從文化到飲食應該是傳統的東西,人家才知道這是台灣。」
  
同時展出的還有捏麵人、剪影、竹編、竹頭號、客家貼布等傳統技藝,幾乎每一個攤位前都擠滿了好奇的市民,不少父母陪著孩子們同樂。
  
來自紐約社區的攤位上還有蘭花特展、造型毛巾等內容。 「台灣的毛巾」是台灣雲林的毛巾產業在低價競爭中所做的創新,許多由毛巾所作成的「糕點」和「冰淇淋」造型令人愛不釋手。


小朋友在學習竹編。 (攝影﹕蔡溶/大紀元)



捏麵人、剪影、竹編、竹頭號、客家貼布等傳統技藝,幾乎每一個攤位前都擠滿了好奇的市民,不少父母陪著孩子們同樂。 (攝影﹕蔡溶/大紀元)



「台灣的毛巾」是台灣雲林的毛巾產業在低價競爭中所做的創新,許多由毛巾所作成的「糕點」和「冰淇淋」造型令人愛不釋手。 (攝影﹕蔡溶/大紀元)


  
紐約市議會健康委員會主席、市議員高特福來德(Richard N. Gottfried)也到場,用中文介紹表明他和台灣的因緣關係「我的兒媳婦來自台灣。」 他說台灣巡禮活動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台灣的美食和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