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渔署减船 环团:应控制远洋渔业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1年05月30日讯】(大纪元时报记者陈霆台湾台北报导)近年来,台湾为回应国际环保声浪,减低海洋的环境压力,持续进行减船作业、收购渔船渔筏。然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呼吁,台湾对海洋资源的管制,更应落实在远洋渔业上。

行政院渔业署表示,渔业署自1991年起开始分阶段进行减船、降低海洋负担的作业,以去年为例,共收购渔船17艘、渔筏129艘,今年共计编列2亿3299万元,目标减少150艘渔船筏。

渔业署指出,台湾渔船筏计约24,000艘,其中约有80%集中在周边海域作业,对沿近海渔业资源之再生与利用造成极大压力,为符合国际海洋法公约,履行沿岸国生物资源养护责任,有必要减船调整渔获努力量。

渔业署进一步表示,渔船收购作业对象为领有渔业执照或保留汰建资格文件之渔船筏,并针对伤害较大的渔业(如拖网、刺网)加成计价收购,希望赶紧让这些破坏力较大的渔船结束捕捞。

渔船计价标准以吨数为单位,每吨收购价格自1.8万至5万元,每船最高收购价格为790万元;渔筏则依筏管长度、管径大小及主副机马力为计价单位,每艘价格为20~80万元。

对渔业署进行的减船作业,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表示,渔业署应对远洋渔业进行更有力的控管,遏止远洋渔业过度扩张。

绿色和平海洋专案主任高于棻指出,她在小琉球进行考察时发现,当地许多用渔筏捕捞黄鳍鲔的渔民说,近年来捕获鲔鱼的体型都明显的变小,且数量也大不如前,显示太平洋海洋资源已面临深深的危机。

绿色和平呼吁,海洋是一个整体,对远洋渔业资源的保育,才能对近沿海渔业资源起到巨大的帮助。

高于棻说明,以鲔鱼为例,中西太平洋供应了全球逾60%的鲔鱼渔获,鲔鱼是洄游性的鱼类,对远洋渔业的控管,能保护许多台湾近海能补获的鱼种。此外,对远洋海洋的限制,也可对海洋的生态失衡有所改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