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天人合一的故事

作者:玉蓮
font print 人氣: 760
【字號】    
   標籤: tags: ,

記得23年前,離開中國大陸到美國的時候。當時是來上學的,既不能打工,又沒法掙錢,身體也不是太好,出國生病,無親無故,語言不通,再加上身無分文,這個情況讓做母親的十分擔心。

我當時因為年輕,頭腦簡單,居然問母親:「您做中醫這麼多年,中藥裡有沒有一個方子,可以讓人幾年不生病,或者一個任何病都管用的藥方,一吃就好,什麼頭昏頭痛、拉肚子、感冒、腳扭傷、腦震盪什麼的,只要混在水裡,攪一下,一昂脖子就下去了,病也沒了的藥?」我這一番話可真是心浮氣躁,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的我既不修中醫,又沒有知識,更沒有常識,還說是什麼大學畢業生,去美國讀研究生的。母親她很平靜地說:「有的,你準備自己的行李,媽媽給你準備你需要的那個『藥』」。

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啊,這事不用煩了。」

臨行前,母親是給了我一瓶藥,並囑咐我,一般小病,自己先熬一熬,忍一忍。多喝水,肚子痛時,煮些薑湯,能自己熬過去的,不吃藥最好,實在不行了,就用小半勺藥,半杯水,攪拌一下,喝下去。我以為她會給我一個大包,行李留了三分之一的位置是為了這個保證健康的藥,原來只有這一小瓶,媽媽還給我做了一個小枕頭,說到哪裡枕在頭下,或放在枕頭下,我珍惜的收下了。

到了國外,一開始的日子並不好過,反正水土不服、風疹塊、拉肚子、發燒、感冒、膝蓋扭傷等樣樣都發生過,但是我一直抱著能熬就熬的念頭,所以也居然讓我熬過去了。

當時因為心裡有一個念頭,生病不怕,小病可以熬過去,大病來了,只要意識還清楚,就能想到這包治百病的藥,自己去攪一勺,跟水晃一晃,喝下去,就沒事了。因為那太小的一瓶藥,我把它當做不僅是治病的,也是救命用的,所以也許是心理作用的緣故,每次抓在手裡病也好了一半了。後來,自己做醫生了,治不好病人的病時,幾次也想拿出我這救命的方子。

最後,母親到美國來,我終於沒有忍住問她,說:「媽媽,當年我出國時,你給我的那一瓶包治百病的藥,那個方子能不能給我啊?這藥的成分究竟是什麼呢?祖上傳下來的麼?」母親說:「啊那藥,還在麼?」我趕緊回答:「當然在,自己捨不得用,還沒有遇到眼睛朝上翻,氣接不上的時候,可是也總想讓我的病人有這種靈丹妙藥。」

「把它拿來給我。」母親說。我把藥遞給她,當年用布包著,用絲線捆著,那紅線已經變黑了,布包的角也開始破了,但是還是母親當年捆的,八、九年後,再由她打開來。我心裡想的是,我很厲害吧!每次生病都咬著牙,藥抓在手裡,眼淚吞在肚子裡,就是有種。不到臨死前,不會去打開它。

母親的嘴角念念叨叨地說著什麼,好像是謝謝祖宗,感謝老天爺,她那副虔誠的表情,讓你感到,這不知天高地厚的,不感恩戴德的不孝之子,是上蒼的慈悲,看在我祖上積德的分上,才讓我這條小命一直撲騰到現在。

瓶子裡裝的是──混著香灰的家鄉的泥土。

我祖上行醫幾世,每天燒香,留下的香灰,母親一直帶著,文革破四舊,裝香的罐子沒了,香還留著,就是這香與家鄉的土。一個是敬天上的,一個是從地上來的,救我這個人。

就我當時的心境、思想水平和生活經驗,幸虧不知道這左捆右扎的瓶裡包的是啥,否則早就失望的抽風、頭痛,說不定還能發精神病呢!因為美國的精神壓力太大了。

再仔細想想,在異國他鄉,一般情況下都是水土不服症。無論什麼症狀,骨子裡是因為這裡的水土與你習慣的地方不一樣,就會使人不舒服了。所以,用一勺你習慣的土來治你的病,這其中的奧妙與作用也許會超過我們的想像。它也許走另外一個空間,但不管怎樣,民間的方子中,有很多是直接用泥巴治病的。孫思邈行醫時,有個孩子生下來,沒有皮膚。他讓家裡人把孩子埋在土裡,果然幾天皮膚就全部長出來了。

這醫病的藥和治心的藥在我以後的行醫的旅途中,經常給我啟發與啟示。

我後來問母親:「這家鄉的泥土與供佛的香真的可以治病麼?萬一我真的病到不行了呢?」她說:「人的命是上蒼決定的,他要讓你回去時,一分鐘也留不了的,他不要你時,換句話說,你的命還沒有到限時,你就是自己跳到海裡,說不定一個浪頭把你打回來,一個樹杈把你卡在那裡,讓你走不到黃泉路上去。」「泥土治病是將你水土不服之氣,往下順一順,供佛的香是讓祖宗保佑你,在異國他鄉自己無力照顧,又找不到根時,借助他鄉的神靈幫你一下,不至於離生路太遠。」

母親告訴我:「你啊,這藥就留給自己吧!」那泥土與香做的枕頭,確實管用,我從來不失眠,有時頭還沒有碰到枕頭,就什麼都「out」不知道了。

這是我的天人合一的故事。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炎炎夏日透過食療可以達養心消暑的作用,華商經貿聯誼會呂桂宏中醫師特別在其18日「仲夏養生講堂」傳授養生基礎,並提供8種黑木耳、桑椹果膠、豆腐皮凍、南瓜小米粥等美容防曬去斑的料理。
  •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相信有牙痛經驗的朋友對這句話一定非常有深刻的體會,中醫是如何針對牙痛來辨證論治,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上海同德堂胡乃文中醫師來探討這問題。
  • 近代,網路發達,幾乎沒有人不使用網絡的;尤其網路社群出現了之後,很多人都在網上建立不同的「網友關係」。人們越來越依賴網路作為維護人際關係的工具後,養成了網路依賴性,當社群媒體或網路通訊出現異常時,有人就出現焦慮、沮喪……等類似成癮的戒斷反應。這種情況被稱之為「網絡成癮」。
  • 現代人很多都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以及平板,眼睛常常覺得容易勞累。在中醫的觀點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減緩這些眼睛的疲勞感,或是應該如何保養眼睛,或是在飲食當中多補充哪些食物可以改善?
  • 馬鈴薯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又稱地蛋、土豆、洋山芋。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馬鈴薯在原產地就有幾百個品種,目前全世界就有幾千個品種。馬鈴薯形狀有圓形、卵形和橢圓形,其皮色有紅色、黃色、白色和紫色等不同品種。一般用塊莖上的「芽眼」切下播種,如果用種子種植,很容易就會產生變異,出現新品種。
  • 現代人長時間盯著電腦和手機,眼睛出問題的頻率大增。一起來聽聽,中西醫分別有哪些護眼要訣。
  • 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MJNE)5月19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舉辦五月份專業分享會,邀請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張恆鴻醫師圍繞「當現代科學走近中醫」的主題,介紹中醫科學最新的研究動向,並分享養生秘訣。
  • 現代人生活飲食不正常,工作壓力大,門診常遇到因脾胃疾病,如胃痛、胃腸脹氣、胃酸逆流、噯氣等而求診的病人。從治療的角度來看,無論中藥或西藥,都可以很快改善胃部疾病,但實際上許多患有脾胃疾病的人常反復發作,而且不易根治,這是為什麼呢?主要的原因是許多病患對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認識不深以及不能持之以恆所致。其實即使是嚴重的胃病,能堅持用對的生活飲食習慣來善待自己的脾胃,大都可不藥而癒。
  • 我在用針灸治病過程中,遇到很多嗜甜的人。糖已經「聲名掃地」,它只含有高熱量,卻缺乏基本營養素,可引發2型糖尿病等,還使人發胖。儘管吃太多甜品對健康有長期的不良影響,很多人卻嗜之如沙漠中的水源。怎麼會這樣呢?
  • 由於天氣而來的,叫做「外因」,有六氣,分別是風、火、暑、濕、燥、寒;病由於情緒而來的,叫 做「內因」,有七情,分別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從其它各種因素而來的,叫做「不內外因」,例如飲食、勞倦、利器割傷等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