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皮膚癢難根治 原來是色素性癢疹

人氣: 27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欣怡台灣台北報導)一位二十歲的妙齡女性從幾年前開始,皮膚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只要每次熬夜加班,背部、肩膀就長出很癢的小疹子。

這些讓她發癢的小丘疹會融合在一起,接著出現粗粗的痂皮,這些情況曾被診斷為蕁麻疹及溼疹,但擦藥後效果不佳,每次總拖上一、兩個月。直到皮膚產生一條條黑黑的色素沉澱,才被發現罹患了「色素性癢疹」。

色素性癢疹在一般門診中常被誤診為蕁麻疹、溼疹、或毛囊炎,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呂佩璇表示,此疾病在發炎過後,會留下網狀的色素沉澱,這是和其他皮膚疾病最大的區別。

色素性癢疹,是由日本長島雅二醫師(Masaji Nagashima)在1971年提出的一個疾病。病人以年輕女性居多,發病的平均年齡為26歲。過去,日本人病例報告很多。近幾年來,白種人和其他人種也陸續被報告色素性癢疹的案例。

呂佩璇指出,色素性癢疹典型的發作部位在軀幹的中心,對稱出現,包括上背部肩胛骨之間的區域、鎖骨的區域、胸部,都是常見的位置,然而,像是尾椎骨附近的區域、手腳近側、手肘窩等等部位,也有被發現過。

國際皮膚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於2011年1月,刊登了長庚醫院皮膚科對色素性癢疹病例特性的研究,研究中指出根據過去的觀察,懷疑可能病因包括基因人種的差異、氣候變化(春、夏季發作的比例最高)、穿內衣磨擦過敏、接觸性過敏原(鉻金屬)、藥物(鉍、含有水楊酸的制酸劑)、胃幽門螺旋桿菌、原發性膽道硬化合併乾燥症、及糖尿病或減肥節食造成的酮酸中毒。

呂佩璇表示,根據臨床分析,以口服抗生素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或其類似結構的四環黴素(Tetracycline)治療,平均使用2.4周後,可以使皮膚癢疹緩解。但仍有復發的可能。

在病情控制後,色素性癢疹仍存在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就是網狀的色素沉澱。呂佩璇表示,由於這種色素沉澱,是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受到破壞,巨噬細胞吞食黑色素顆粒,沉積到真皮上層。故一般的退斑膏,幫助不大。只能靠防曬、多擦一些美白保養品來維持。

呂佩璇提醒民眾,假如身上出現發癢的紅疹子,應提早就醫,因為色素性癢疹不是普通的溼疹、蕁麻疹,必須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才能發揮藥效避免嚴重發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