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政治兒童」的道路不平坦

五嶽散人

人氣 3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05日訊】在網上,以凜然正氣而出名的,基本都是垂垂老矣或者在學術界浸淫有年的德藝雙馨之輩,現在有件事證明,這還是對社會的複雜性估計不足。

這件事是這樣的:據《武漢晚報》報導,武漢一位叫做黃藝博的13歲小朋友,「兩三歲開始看新聞聯播,七歲開始堅持每天讀《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如今,黃藝博已在全國重要報刊上發表過100多篇文章,並將其近3000元稿費和變賣廢品賺來的零花錢都用在資助與看望孤寡老人上;他就讀於一所寄宿學校,小小年紀,身上就籠罩了「全國百名優秀好少年」、「武漢市首屆『十大孝星』」等太多光環。

而更為有意思的是,這位天才兒童肩頭掛著的是「五條槓」——上過學的都知道,三條槓就是少先隊大隊長了,這位可是武漢市少先隊的「總大隊長」,所以能有五條槓的待遇。

這看上去將來是個前途無量的苗子。不過這事兒也難說,就我個人經驗來看有啥啊,當年我看《中國可以說不》還能熱血沸騰呢,現在看見甚麼《中國站起來》都當某人夢話。別當回事兒,等背上房貸就消停了。這裡的房貸是個泛指,未必說真的需要去貸款買房,而是發現自己沒有活在夢境當中,自然也會產生人生如夢的感覺。

更有可能的是,發現世界不是這樣的,然後頹了、隨波逐流;按照高標準去要求自己與別人,沒進官場就直接在心靈上上了梁山。另外再說一句:你見過從小拿紅藍鉛筆琢磨世界革命形勢,最後能爬上去的麼?反正我是沒見過。

其實對於這個孩子說不上有甚麼評價。這個世界上的人千種百樣,有從小喜歡鋼琴的,也就有從小喜歡政治的,要是沒有這麼千姿百態,社會也是挺無聊的。有人對這種現象進行批評,但似乎沒人批評那些從小就讓孩子學鋼琴的人,誰把郎朗的父母弄出來批鬥?丁俊暉大家也都覺得不錯,姚明呢?

政治兒童其實並非是壞事,在國外的很多政治家族當中,都是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政治意識,所以才有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甚麼的政治世家出現。關注民生與時事並不是壞事,而是一件大好事。很多學校從小就培養孩子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他們作為一個公民的意識,以後寄望於他們承擔起延續公民的責任擔當。

但對這個孩子的負面評價之所以出現得如此迅猛,大致應該是兩種原因。一個是政治這東西離我們普通人實在是太遠了。這些年來,雖然百姓的參政議政熱情不斷提高,但實際上參政議政的通道卻仍不夠通暢。當看到一個孩子如此積極參與政治,未免讓人覺得有所訕笑。政治這東西與鋼琴、體育運動不同。簡而言之,我們對於政治與政治參與,並未形成一個良好的心態與概念。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覺得這孩子的父母雖然說這是孩子自己的興趣與功勞,但他們似乎並未善儘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並未從一個更為寬廣的空間與角度引導孩子。從新聞上看,這孩子讀書看報看電視的領域還是比較窄,除了新聞聯播就是《人民日報》,然後就是一些古書的政治言論,用這些東西觀照現實的政治與時事,恐怕得出的結論最終會出現偏差,要是真有心投身於此,不妨多看點兒現代政治學書籍,那東西不會比《白話資治通鑒》難懂。當然,這也不怪他的父母,在我們這裡這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多,儲備這東西也未必是「好事情」。

只要不是家長的政治投機,我看這樣的政治兒童也沒甚麼可怕的,也說不上有甚麼扭曲的地方。所有的扭曲都是現實環境投射在他身上的光影,愛好政治本身並不可怕。但要是用這個來投機,尤其是在咱這裡投機的話,後果則未必很好,想必這些事情也是早有前車之鑒,也就不用多說了。一個政治兒童能夠走多遠?有時候還取決於我們這裡政治有多健康了。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維穩與醫鬧
五嶽散人:我們寬容糧價,誰來寬容我們?
五嶽散人:恭請曾經的首富先生金盆洗手
五嶽散人:烏龍球也是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