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義:經濟成長vs.國民幸福

劉正義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08日訊】日前台灣有連續2天的街頭大遊行。4月30日是「廢核」、5月1日是勞工大遊行。兩場遊行皆有逾萬人參與,「廢核」更在五個城市同步發聲。

不久前,為了反國光石化,許多環保團體也發動數場遊行,最後終讓馬總統表態,「不會支持國光石化開發案在彰化繼續進行。」但他又向石化業強調,政府不放棄石化業的立場。是以,國光石化是否不會在台灣設廠,尚未定論。

這3個遊行訴求都關係到台灣整體發展的政策與方向,即台灣的未來是要繼續聚焦於追求GDP的經濟成長,或是要重視全民的幸福指數。

蓋洛普日前公布2010年全球幸福調查報告。台灣有高達68%的民眾覺得日子難過,是全球幸福國家排名第41名。對比東亞國家,排名落後新加坡(33名)、泰國(34名)和韓國(36名);但優於日本(54名)、香港(62名)及中國(92名)。這次排名首位的是丹麥、其次是瑞典。不丹仍然是最幸福的國家之一。

由此看來,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否幸福與該國的GDP高低關係不大,日本GDP全球第三,遠高於不丹,但兩國人民的幸福感卻是天壤之別。而幸福感也與經濟成長沒有太大的關係,中國每年經濟成長率都在10%以上,但有近九成中國人認為日子難過。

其實,要讓人民滿足更重要的應該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要與文化、教育、福利以及環境保護能平衡發展。從調查結果幾乎可以確定,所有幸福指數排名在前面的國家,都是十分重視環保的。丹麥、瑞典等北歐5國,以及亞洲的不丹,都是典型的環保模範生。

北歐靠近北極,冬季日照時間短,但卻能研發出令人矚目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全球風力發電有1/3來自丹麥。而瑞典致力於開發替代性生化燃料,成績斐然,更宣告即將在2020年停止使用石油,將成為全球第一個以替代性能源為主的「無油經濟體」。斯德哥爾摩的哈姆濱湖城20年前是一個重汙染地區,但藉由將垃圾轉化為燃料,以及開發太陽能為電能,現在已成為十分環保的地方。挪威亦因重視開發能源,已從原來的石油進口國成為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

這次日本的大地震、海嘯、核電災變震驚全球。各國政府都在檢討、苦思如何減少對核電的依賴。令人意外的是德國竟然在地震5 天之後,宣布要關閉國內的7座核電廠。為什麼德國的核電廠能說關就關,就是德國對停止核電廠運轉早已做好準備。相形之下,我們的台電總是脫離不了對核電的依賴,一直在誤導國人台灣不能沒有核電的觀念。的確,我們對環保是用心不夠,台灣的地理條件要發展那些替代能源不會輸給北歐,北歐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綜觀台灣這些年來的發展過程,明顯的是重視經濟成長,但追求GDP成長並沒能給國人帶來更多的幸福。這10年來台灣的經濟大都維持在4-5%的成長率,但經濟成長的利益並沒反映到國民所得上,只讓財富愈形集中到少數人手上。

今天,充斥在台灣社會的失業、低所得與貧富懸殊問題,已不能再忽視了。但願朝野上下今後要重視經濟成長與人文、環保與社會公義的均衡發展,才是創造全民幸福的康莊大道。@

相關新聞
劉正義:九百張神韻贈票代表什麼意義?
劉正義:對和平舉牌開罰單的省思
劉正義:不修道 已在道中
劉正義:兩岸協議應慎防疫病入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