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遠神父回憶錄 第一篇赤禍紅潮滲透

雷震遠:內在的敵人2 往日重現

第一篇赤禍紅潮滲透 第一章
雷震遠神父
font print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1937年中國盧溝橋事變之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當時的中國已經歷了長期的混戰,再加上來自外敵的侵略和內在的明爭暗鬥,中華民族災難深重……

來自比利時的天主教神父雷鎮遠,就在中國對日抗戰的漫天烽火中,堅持留在中國,留在信徒與中國的百姓中。整整八年的歲月,他與中華民族的命運同步,他的回憶錄以當時底層百姓的眼光,忠實地紀錄了那個時代真實的中國。

1937年9月間的一個夜晚,已經在中國華北7年的雷神父,思慮紛紜,舊日的事蹟紛紛湧上腦海……

我的成長背景:在戰爭中成長

我回想起在比利時的孩提時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英國的童年時期,舊日的情景都清晰地像連環圖畫般浮上心頭。

我忽然想起在兩星期前的9月13日是我的生日,這樣的一個可紀念的日子我竟然忽略過去了。

我在1905年降生於科特萊城,我的父親是一個採礦工程師,在38歲時失事,丟下我母親和5個孩子。我是孩子中的老大,母親自然變讓我做了家裡的小家長。父親逝世後一個月,戰爭爆發了,母親帶著我們到了倫敦。我和弟弟法蘭克在倫敦進小學讀書,兩個妹妹和另一個弟弟在家裡由母親施以教導。後來有幾個比利時耶穌教會教士在哈斯丁開設一所學校,我和法蘭克便到那裡讀書。

我們曾看到德國的徐柏林式飛機襲擊倫敦,我們害怕的不得了,因為我們是遠離祖國的孩子,我們知道家鄉已經被敵人蹂躪殆盡了。但直到停戰後我們在1919年返回比利時,才看到房屋毀於砲火,家產同歸於盡。外祖母家在東部邊境,離德國最近的一個城市,外祖母帶著一群孩子回到那裡。我們家已經沒甚麼錢了。但母親還是把我和法蘭克送到佛耶爾的耶穌教會讀書,她時常說,我們可以在別處省錢,但是不能犧牲教育。

遇到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1920年當我才15歲的時候,我遇到了雷鳴遠神父。他剛剛從中國回來,他在中國已經住了許多年,那時候他正在歐洲協助二千多名由於中法銀行倒閉而斷絕經濟來源的中國留學生。中法銀行便是在法國支持共產黨而組織的銀行。在所謂毛澤東計畫下來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不再能從法國的社會主義黨和共產黨手裡得到金錢,雖然法國的社會主義黨和共產黨曾歡迎甚至鼓勵他們到法國,他們也不能從國內家庭得到接濟,因為那時候的中國正陷於軍閥的混戰。孫中山先生剛剛建立民國,從帝制到民國正在演進中。

那時候我年紀還輕,對一切事物的意義還很模糊。共產主義已經用暴力方式在俄國成功三年了,正在向中國和亞洲伸展。雷鳴遠照顧著這些留學生,當他看到他們正陷於政治陰謀的圈套中,他便設法盡力拯救他們。他在思想和精神上都是最進步的人,關心中國的進步與改善,關心中國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的幸福。他那種偉大無私的獻身精神,使人人都曉得他是一個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外國人了!他曉得這些斷絕經濟來源的留學生都是具有愛國思想的中國人,他們留學歐洲,便是希望在歸國之後對建設新中國有所貢獻。他旅行於比利時、法國和荷蘭,對這些人盡全力協助,他越是遇到困難越使出全力加以克服。

在他到比利時的時候,我遇見了他。雖然那時我還是個孩子,但我立即看出,如果我能追隨雷鳴遠神父到中國去,在他手下工作,以一生經歷像他那樣獻給中國和中國人民時,便能實現我一生的目的,達成我的抱負。

說出我的心願和人生理想:效法雷神父到中國

1939年9月的那個夜裡,當我睡在安國縣的那張小床上時,我回想到十七年前首次遇到雷鳴遠神父的那個可紀念的日子。我看到他的力量和熱情,看到他孱弱軀體裡蘊藏著不可制伏的精神。當我告訴他我的理念時,我看到他凝視著我的目光流露出一個問題,他用深刻的眼光向我注視著,好像在研究這是不是一個孩子的幻想,以及我有沒有像我講出的那種志願。

他告訴我靜候到畢業以後,他發現出我有些無奈,但他不曾講出口。之後他經常到比利時,我擔任起他的秘書工作,時常談些問題,我們總是談到中國。他很少指導我的研究工作,他鼓勵我繼續艱苦的體力工作。其實這是我一向習慣的事情,我的體力一直發育得很好,我的父親曾教給我若干種運動,我滑雪、游泳、拳擊、踢足球、爬山、及負重做長程旅行,我做過許多要用體力的運動。

到了我二十歲的時候,我必須服國民兵役。我是家裡的長子,我可以選擇服務部門,於是我選擇了騎兵,希望能訓練騎馬術。

在那個輾轉不眠的夜間,我微笑地想起我在比利時所騎的英勇軍馬,拿牠和蒙古馬相比,更和我在華北遊山時所騎的小毛驢相比。

雷鳴遠神父在歐洲住了七年,當他再回中國時,他看到了中國的另一個希望。1926年,他曾在羅馬參加6位中國主教的任命典禮。1927年1月,雷鳴遠神父返回中國,在安國縣的孫麥祺(譯音Melohior Sun)主教下任職。孫主教便是在歐洲任命的主教。

進修神學 開始認識了主的敵人

在雷鳴遠神父離開歐洲前,他介紹我去拜訪孫主教。孫主教又介紹我去盧方(Loavain)神學院讀書。在服兵役之前,我曾在盧方讀過二年書,但不是主修神學。我成為一個神學院的學生,在盧方神學院主修神學的碩士課程。

盧方是馬濟慈樞機主教成立的,美國的佛爾敦主教(Fulton J. Sheen)主教便是這裡的畢業生,後來我在中國時曾遇到他。我在那裡攻讀哲學、神學、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和恩格斯,我開始認識了天主教的這些敵人。我在盧方大學讀書時使我學習到酷愛真理,並且同樣尊重那些真理的敵人所使用的武力。

我在研究唯物哲學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會親眼看到共產黨竟然運用武力和暴力把這些理論強加在中國人民的身上,並造成中國文化的全面改變。

--來源:希望之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七日電)行政院研考會與經濟部合辦的「發展經濟,再創奇蹟-百件經濟重要檔案展」今天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展出一百餘件重要經濟檔案及台灣早期民生經濟文物,現場並設有模擬早期客廳及工廠情境的多媒體影片播放區,讓參觀民眾重溫當年拼經濟的歷程。
  • 曾在14個月寫完14本書,九把刀提到那段母親罹患血癌、白血症又怕併發肺結核的黑暗時期,是為了賺取母親醫藥費,以及讓媽媽寫序的約定,才有寫書的動力,現在能看到媽媽健康,還舉辦母子簽書會,他感到很幸運。
  • 西澳奧數中心主任格雷格‧蓋博博士是一個勤奮又謙卑的數學家,他帶著學生締造了西澳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歷史性的佳績,而且不居功,「我能看到的這些結果來自於其他人的影響,我只是帶他們再往前走了一點點。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家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說:耐心、毅力、勤奮和自信的美德,是一個好的數學家的真正定義。這四種素質不僅僅是學好數學的保證,也是自我發展的終身技巧,這是格雷格‧蓋博博士最珍視的,他也將此傳遞給了他的學生們。他的無私、謙卑和重視學生的態度,就像點燃熱焰的火花,很可能正是西澳能夠如此快速進步,並超越東部大省的真正原因所在。
  • 在美國成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倪海葉是在1991年於紐約林肯中心愛麗絲塔莉廳(Lincoln Center's Alice Tully Hall)的處女秀上嶄露頭角。她是著名的瑙姆堡國際大提琴比賽(Naumburg International Cello Competition)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等獎獲得者。她協奏曲生涯的一個巔峰是在美國十四個城市的巡迴演出,並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星期日早晨》(CBS Sunday Morning)電視節目跟蹤報導。4歲開始隨著音樂家母親學習小提琴迄今,熱愛古典音樂的倪海葉從未放鬆每天的練習。音樂讓她每天24小時,一周7天都保持振奮;音樂讓她整年忙碌,每週演奏4場音樂會,每年有一百多場,另有歐洲巡演和個人演出。「演出很多,但我很享受!」
  • 西班牙高球名將、5度大滿貫賽冠軍得主巴列斯特羅(Severiano Ballesteros),與癌症長期搏鬥後辭世。他在公布自己病情的聲明中說:「在我的生涯中,我是克服高爾夫球場困難最傑出的選手之一。現在,在面對我人生中最艱難的比賽,我要使出渾身解數,希望成為表現最好的人。」
  • 儘管金穗獎首獎的光環加身,王承洋彷彿仍是當年那個拿漫畫給同學看、愛說故事的男孩,歷經許多峰迴路轉的歷練及一連串對夢想的苦苦追尋,他說故事的渴望絲毫未減。
  • 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比利時神父雷震遠回憶抗戰時期的中國寫下《內在的敵人》這本書。美國前任總統胡佛推薦:雷震遠神父用他個人的經驗和觀察,寫出這篇悲慘動人的故事。在這本書裡揭露出共產主義在行動上及赤裸裸的恐怖的真相。我願向那些希望切實明瞭瀰漫在全世界上的這個魔鬼勢力的全國人士們,推薦這本書。魏德邁將軍推薦詞:這本書寫得最動人,是我看到關於寫中國的書籍中最有啟迪性的一本。
  • 他的體格強健,然而他的雙手卻是無比的靈巧。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外貌,果敢而嚴謹。他的名字路易.威登,大家都熟悉的LV品牌創始人Luis Vuitton。
  • 這位被一個政權如此害怕,卻又被人民如此熱愛的歌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評論